对“悍匪”周克华的“封山围捕”仍在继续。此人自2004年以来在渝湘苏三地流窜作案,加上最近牺牲的一名铁警,已有9人遭其杀害。对这样一个穷凶极恶之人的“搜捕”让全国瞩目,8月10日以来微博、报纸、网络上关于“重庆枪击案”“周克华”主题的帖子、报道夹杂着传言、猜测已成铺天盖地之势。(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6版)
8年流窜作案,杀人劫财,却屡屡逃脱警方的“追捕”,如今“真身”暴露,陷入警方的包围之中。周克华其人连同其犯下的“命案”,自然足以“勾起”民众的注目,不少网友夜以继日地“刷屏”等着“搜捕”的最新进展,对或真或假的传言、爆料都一并分享扩散之。
这以至于在许多媒体和网友口中,周克华竟然被称作“爆头哥”。笔者以“爆头哥”为关键词在微博上搜索,得到结果近50万条。通过搜索引擎,更是发现,一些报刊或于标题或于文中直接以“爆头哥”指代周克华。如,“‘爆头哥’重庆再次犯下血案”“荷枪实弹,搜山捉拿‘爆头哥’”……更甚的是,一些媒体在报道周克华犯罪过程时,喜欢有意无意地使用诸如“将程某一枪爆头致死”的叙述句式。
“哥”抑或“姐”,在网络时代的解构语境下,就如同“亲爱的”一样,已渐渐由本义延伸出“轻松搞笑”的外沿。男女老少都可用之自称,不但“活泼”了词语本身,也隐隐约约包含了些许对于“平等精神”的寄寓。于是,可以称一个很有型的街头流浪汉为“犀利哥”,也可以把热心救人的小伙叫做“托举哥”。
也就是说,尽管网络文化本就不拒“戏谑”,活用旧词也不可避免地附上这种“印记”。但其实,这种“翻新”和“解构”并非毫无底线的,也必然要受公序良俗、伦理情常的制约。然而,偏偏有些人喜欢将周克华称为“爆头哥”。一个不断地害人性命,夺人钱财的“凶徒”能称为“哥”吗?就算“哥”只不过是浮云世界里的一个“符号”,如此不伦不类地“命名”,也给人一种极大的扭曲感。
“爆头”“爆头哥”式造句,因其形象、简洁,的确更方便于交流和传播信息。而实际上,“爆头”是一个异常口语化的词语,它脱胎于射击游戏,玩家用枪击中对方头部次数越多表示“技术越高超”。在游戏中,被击中的只不过是程序模拟出的“虚幻人”,所以“爆头”一说可谓“无关紧要”。但现实中,一旦“爆头”,就意味着是恶性犯罪,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被残忍地终结,以“游戏玩家”的口吻描述无辜公民的“被杀”,实在是对生命尊严的漠视。
将“爆头”以及“爆头哥”之类的名词,与9个受害者的“残忍被杀”联系在一起,无疑是种非常轻佻的“言语不敬”。正如一些网友所言,“他是谁的哥?你哥?我哥?用‘哥’来形容一个悍匪,是极不合适的”。
当然,必须承认,“爆头哥”一说的流行也许并非人们有意为之。有好事者给周克华取了如此诨名之后,其借着网络渠道快速流布,不经意地就渐成“大流”了。普通人没有义务,很可能也不会更深层次地去发掘该词背后的“情感色彩错位”,但一些大的报刊也毫不犹豫地就以“爆头哥”来称呼周克华,确有“失察”之嫌。
矫正个中叙述伦理的偏差,当从矫正“爆头”“爆头哥”等缺乏敬畏的“冷血指称”开始,文字及言语上的客观得体,亦是对那些遭凶徒杀害的逝者应有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