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华被击毙,悍匪得到应有下场。但回顾这段时间的有关舆论,有好多东西值得我们反思。
不知何时起,凶犯周克华竟在网络得到一“爆头哥”头衔。虽然有媒体呼吁:不能对杀人犯称“哥”,这太轻佻也是对受害人不尊重,但在一个泛娱乐化和“哥”“姐”称谓泛滥的年代,“爆头哥”的名字还是迅速在网络中传播开来,并渗透到部分传统媒体。
更有甚者,有网站PS周克华的照片,将其恶搞成具有“英雄色彩”的电影封面人物;有游戏网开发出枪战游戏,重金悬赏玩家PK“爆头哥”;有人带着猎奇甚至膜拜心理,为凶犯建立了贴吧,通过“技术分析”,揭秘“爆头哥”的犯案脱身之计。与此同时,一条“爆头哥杀人原因”的帖子也在网络间热传:周克华抢劫银行,开枪打的是银行保安的手,女出纳的头,男包工头的颈,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作案动机告诉了大家——手头紧(颈)。
就这样,一个涉嫌身负10条命案、穷凶极恶的罪犯,虽然对社会造成很大破坏并引发社会恐慌,却也成就了一场网络狂欢。
相关分析认为,许多反社会的暴力犯罪分子,残害无辜,制造惊天血案,除了自身的贪欲和罪恶,还有两个很重要的用意:一是制造轰动,引发关注;二是制造恐惧,引发社会的恐慌,破坏社会安全感。据报道,专案组认为周克华是个自信甚至自负的人,此次回重庆作案,一为抢劫杀人,也为挑衅公安机关。早在2009年,在射杀驻军哨兵并抢了枪后,周克华就曾跟妻子说过“我看公安机关他们怎么破”的话。周克华还善于收集信息,经常上网浏览关于自己的报道。不知道当他看到媒体叫他“爆头哥”,及满网的追逃娱乐化信息后,会不会进一步助长其戾气?
这些年,从马加爵被称为“爵爷”,网民为其写歌;到打工仔“阿星”杀人后,被媒体描述为“悲情少年”;再到“爆头哥”引发网络狂欢,一些媒体为争夺眼球经济,罔顾社会效益,将暴力犯罪新闻当卖点的事情常有发生。在当今的犯罪事件报道上,媒体已经不满足于犯罪事实的报道,还注重挖掘人物和事件背后的故事。我们在为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叫好的同时,也不无忧虑地注意到,个别媒体因过于想制造“新、奇、异”,挖掘往往走入歧途。有的对暴力犯罪案件进行炒作,连篇累牍地报道;有的为追求感官刺激,大肆渲染血腥场面和恐怖气氛;有的甚至采用杜撰、夸大乃至以低级趣味的方式来迎合公众口味:四川蓬安县残联理事长性侵女公务员一事曝光后,有媒体“揭疤式”地追问受害人“你是如何被强奸的”;合肥少女被毁容案发生后,受害女孩与多名男生在生日聚会上的自拍照被网媒热传,有关“早恋”、“小恋人劈腿”等舆论,不仅让关注偏离了方向,也无助于案件在法律框架内的公正解决。
不可否认,当今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媒体为吸引受众而使尽招数。但媒体报道一旦为经济利益,走上娱乐、煽情的道路,就难免会出现诸如侵犯隐私、不当报道等各种新闻伦理失范现象,新闻报道就会偏离其本应恪守的客观中立原则,不仅严重有损媒体的公信力,也会给社会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