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昌江黎族自治县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坚持矛盾排查常态化、接访办访规范化、领导包案制度化,实现了将大量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县内,信访总量持续下降,信访办结率、息诉罢访率、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2011年昌江共接群众来信来访418件次,同比下降37.5%。
矛盾排查常态化:
老上访户成调解员
七叉镇大仍村民陈求明,在当地知名度颇高,不少上访户准备上访时,都会去找老陈讨个主意。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以为他是信访局的干部,哪想到他曾经也是一个老上访户!
“其实很多老百姓上访就是因为想不通。”现在的陈求明加入了七叉镇信访调解员,工作就是“让老百姓想得通”。
陈求明告诉记者,本来不少上访户是来他家“取经”的,经过解释,最终打消了越级上访的念头。而今年,清静多了,没有人来“取经”。
没有人上访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在家就解决了。昌江县已经将矛盾排查制度化,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分类登记,建立台账,定期逐一盘点销号。七叉镇在全镇32个自然村都配有信访信息员、联络员、调解员,共101人。“信息员就是排查矛盾纠纷,及时发现上访苗头。”身兼调解员、信息员的陈求明已经将工作重心转向信息收集。
接访办访规范化:
乡镇干部村里坐班
在石碌镇片石村村委会办公室门前挂着一块干部坐班表,表中星期三一栏写着“钟德启”。“钟德启不是村干部,而是石碌镇党委委员。”村民告诉记者。
昌江县制定实施了《关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长效机制的意见》,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县级机关单位“联村进企帮扶制度”、乡镇干部“包村包户制度”以及村“两委”干部“坐班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今年8月1日,星期三,钟德启跟往常一样赶到片石村委会,拿起《片石村“两委”坐班日志簿》,查看记录。
“7月31日,星期二,村委会副主任刘亚三坐班,村民刘亚突、林亚二、刘亚田3人来村委会反映土地补偿太低问题。”钟德启看到前一天的村干部坐班日志簿上写到。钟德启觉得土地补偿对于农民来说是大事,于是他就去找3位村民了解详细情况。事情最终在他的调解下得到了圆满解决。
如今,昌江已经完善了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信访网络,在各个乡镇设立了信访接待与矛盾调解中心,在村设立了群众工作与矛盾调解工作站。同时投入100多万元建立县信访服务中心,按照“统一登记、分类接谈、现场处理、立案调处、交办督办”的程序,形成“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联合接访机制。
领导包案制度化:
县委书记笔录真情
昌江县委书记何西庆喜欢写日记,记录着昌江大事小事。
5月的一天,是昌江县委书记大接访的日子。她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她接待第一个上访者徐日林的情景。
几年前,徐日林的房子开裂。他认为是附近的某项工程爆破造成,要求赔偿20万元,但3个相关技术部门进行鉴定,均认为没有直接关联。施工方拒绝赔偿,徐日林从此便走上“上访路”。
今年,昌江出台了《深入开展重大矛盾突出问题包案工作实施方案》,对排查出的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实行领导包案。何西庆包了徐日林上访案。
“案情早已清楚,今天(5月18日)就是安排双方面对面‘了断’。”何西庆在日记中写道。
当天,徐日林陈述了要求,最后经过何西庆反复的协商,由施工方赔偿2万元,信访救助资金救助3万,共计5万元,成功化解徐日林反映房屋开裂信访问题。
据悉,近年来昌江县实行了领导包案制度化。按照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要求进行包案。2011年,县级领导包案的33宗重大矛盾纠纷当年调结27宗,调结率81%,做到案案有人包、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推动一批重大矛盾纠纷、信访积案、疑难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