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琼海市嘉积镇勇敢村委会村民王书秋向南岛晚报记者反映,他们村有一座300多年的宗祠,因在市政规划道路范围内,有关部门目前准备对宗祠进行拆迁。
宗祠面临拆迁,许多村民有意见,称“宗祠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拒绝拆迁”,即使拆迁也应征得当地村民的同意,对主管单位嘉积镇政府事先没有协商补偿就要拆除提出质疑。对此,该镇政府回应称将进一步协调此事。
宗祠已成村民联系的纽带
“这座祠堂已有300年了,现在突然就说被征用,马上要拆除,村民难以接受,毕竟是祖祖辈辈一直传下来的,大家都拒绝签字。”王书秋说。
据了解,坐落嘉积镇勇敢村委会一侧的王氏宗祠,建于乾隆六年,民国时当地群众翻修过一次。上世纪80年代初,该宗祠被台风刮倒。当地10多名王姓华侨听到这一消息后,纷纷出资,和村民一起共集资100多万将宗祠重新翻新修,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最后一次重修是在1985年,修好之后不但是当地王姓村民的宗祠,同时也是勇敢村的小学教学之地。”在该小学任教的教师王书俊说。
王书秋介绍说,该宗祠建好之后,除了作为王姓村民风俗祭祀之用外,还用作该村小学的教学场地。
村民告诉记者,因为当地有这所祠堂,王姓村民逢年过节都会前来祭祀先人,这已成为当地王姓村民相联系的纽带。
划入市政规划路面临拆迁
当天,记者来到勇敢村王氏宗祠看到,该宗祠建筑群落成“王”字型,前面是小学教室,中间是纪念物摆放堂,后面是王姓村民祖宗牌位摆放处。
宗祠门上,挂着“王氏宗祠”匾额。在该建筑大门口,立有“尚智小学”的门牌。村民告诉记者,由于征地拆迁,该小学已被勒令停止办学,村中小学生全部被安排到附近其他学校上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根据琼海市政府2009年有关规划,该宗祠所在处,位于一条32米宽的市政规划道路范围上,这也是拆除原因所在,但该村村民对该宗祠拆迁均持反对态度。王书秋说:“当时华侨集资建这个宗祠,就是怕以后子孙回到家乡找不到根。如果有关部门强制将其拆除,这样不仅伤害了当地村民的利益,而且会伤了集资建宗祠华侨的心。”
镇政府表示将进一步协调
王书秋称,之前该村村民一直不知道宗祠要拆迁的事情,直到近日执法部门组织挖土机将宗祠门口树木挖走,并把外面围墙也挖开了一道口子后,村民询问后才得知宗祠要拆迁。
勇敢村委会主任王甲洪认为,按照相关规定,祠堂是该村华侨和村民出资建设,并成立管理委员会管理,祠堂应该属于当地村民集体所有,政府规划发展需要将其拆迁,应该征得当地村民的同意。王甲洪说,目前他也没有接到镇政府有关通知商讨祠堂拆迁事宜,更别谈补偿或是另外安排土地重建祠堂。
针对这一情况,嘉积镇政府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正在和村民商讨此事,没有说马上拆迁宗祠,镇政府将进一步协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