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9月7日消息 在多次与海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沟通后,“80”后海口小伙胡健最终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也许我无法出现在汶川地震的救灾现场,也许我没办法为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里的受伤者做些什么。我只能通过自己能把握的方式来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捐献器官便是我可以做到的。”昨日,胡健向记者解释他成为我省第三名器官捐献志愿者的原因。
受朋友影响
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和胡健约采访的时候,这个刚换了新单位的小伙子提出在他中午休息的时间,他不想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也不愿太过“招摇”。
昨日中午,记者与胡健如约见面,眼前这个85年出生的小伙,笑起来却露出孩子般的天真。“我并不被一些传统观念束缚,对捐献自己器官这件事也没有避讳。”目前我省三名器官捐献志愿者中,只有胡健愿意面对媒体。 胡健在广州读大学,大三假期他回海口实习时,认识一个公司老板,并成为朋友。
“与他合作的项目还没进行完,他却没了音讯。”胡健回忆说,直到后来他从别人口中和媒体上得知,这个朋友本来去汶川出差,遇到了5·12大地震,死里逃生的他选择留在当地帮助救灾。“他把所有的经历和金钱全部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导致他的公司最终倒闭。这事情对我震动很大。”胡健说,他希望能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为当志愿者
他给父母做了半个月思想工作
大学毕业后,胡健经历了许多次失败,曾经他也选择过逃避。胡健说,直到知道发生了一些重大灾难,他觉得自己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了。
由于自己从事互联网工作,胡健不久前在网上得知海南省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他主动到海南省红十字会去咨询。在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见面沟通后,胡健系统地了解了所有关于人体器官捐献的知识,并写下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成为我省第三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至于自己的家人,胡健笑着告诉记者,父母的态度已经从反对到接受。“起初跟父母说起这件事情,他们给我的回应是惊讶和反对,以为我脑袋发热一时冲动。”胡健说,他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反对而气馁,而是一有时间便跟父母坐在一起沟通,希望能得到他们的理解。“我做了半个月的思想工作,他们终于可以接受这件事情了,但是我想我还需要继续做工作,让他们能够真的从内心认识到我这决定的意义。”胡健说道。
捐器官救人
是让自己生命延续下去的方式
据介绍,胡健还没有成家,目前没有女朋友。 “我想我会慢慢地把这件事情告诉未来的女友或者妻子,争取她的支持,后续的思想工作任务还很重啊。”小伙子笑着说道。
人体器官捐献不像普通的公益事业,可以见证自己的帮助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并从中能得到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对此,胡健也有思想准备。“我不需要从帮助别人中得到什么,也不需要得到帮助的人知道我的名字,我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就足够了。”胡建说,如果非要找到一个捐献器官的理由,那就是既能救治多名等待器官救治的陌生人,又可以以这种方式让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