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9月13日消息(记者 史雅洁)在过去一段时间,“高考移民”这4个字,让海南省教育部门头疼,更让本地的高考考生及家长们不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一份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异地高考”的文件,再次触痛了海南本地学生和家长的神经。有人担心,“高考移民”的乱象或许会卷土重来,但一些非本地户籍的考生和家长们则盼望着具体方案能够早日出台并实施。
新闻背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
文件指出,随迁子女就地高考、中考要有条件准入,包括家长、学生和所在城市三方面需符合基本条件。家长在流入地要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住所、稳定的收入,交了各种保险,尽管不是户籍人口,但是常住人口。学生本人在流入地就读的时限不同,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符合条件的学生跟本地生享受相同的升学考试政策。
“异地高考”,“移民”乱象会否再现
谁是第一拨“高考移民”已经无从考证。据相关数据显示,直到2000年,“高考移民”在海南的规模每年仍在200人以下,对考生整体影响不大。2001年,局面骤变,海南“高考移民”暴涨至1500人,2002年涨到2032人。2002年5月18日上午,因为“高考移民”问题,数百愤怒的海南本地高三学生聚集海口万绿园,表示抗议。2005年,海南高考曾发生过一起典型的“高考移民”事件。当年,海南一所私立学校的“高考移民”李洋以897分获得海南省高考理科状元,但被海南省教育厅取消报考一本院校,同时被取消报考一本院校的“高考移民”还有28人。
2003年2月24日,省政府正式下发了《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暂行规定》,对外省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做出了特殊限制。之后,政府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铁腕手段扼制“高考移民”的数量。时至今日,“高考移民”的大潮已逐渐消失。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异地高考”的文件,再次触动了一些人敏感的神经。“内地学生看重这里较低的高考门槛,如果再次大量涌入,对我们太不公平了。”正读高二的本地学生小周说。
海口华兴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年的“高考移民”大军给本地学生的升学率带来了严重影响,希望相关部门能严格考察,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的同时,也能对“高考移民”严加控制。
寒窗苦读,却在高考前戛然而止
在调查中发现,海口有不少学生都属于“异地考生”。他们与“高考移民”不同,他们是因为父母的工作等关系,自小跟随家人来到海口生活、学习,甚至有的就出生在海口,但是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中有一部分没有取得本地户口。因此,按相关规定,在中考择校时,他们的考试成绩即便满足分数线要求,也不能选择那些资质较好的公立高中,更不能在本地参加高考。所以,这些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基本上都是在费用较高的私立学校度过的。
“去年就有几个放弃高考的。”海口华兴学校高中教务处陈主任说,每年都会有大概十多个高三学生是没有本地户口的,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会在考试前转学回户口所在地,正常参加考试,还有的学生因为自身和家庭原因,再加上转学回老家要面临诸多困难,只好无奈放弃了高考。
陈主任介绍,该校的教师约有80%来自内地,而目前这些外地老师当中大概有20人的孩子还未取得本地户口,他们的子女也面临着“异地高考”的问题。“我的孩子现在上初中,也担心不能在这里参加高考。”陈主任是在1996年从重庆来到海口的,至今已有16年时间,孩子出生在海口,但由于一些原因,至今仍未获得本地户籍。
海口景山学校教务处的李老师表示,该校也存在一部分无法在本地高考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更多,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大多出国或是回户籍所在地了,目前,该校教职工当中也有20多人的孩子将要面临“异地高考”的问题。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