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东西湖,更加清澈,更加美丽。李汉仁/图
城管实现数字化管理。李汉仁/图
在海口滨海西路慢行道上穿行,一路上白浪拍岸、椰影摇曳……
呼吸着海边清新的空气,阵阵海风轻拂北岸沙滩,吹扬起一股令人新鲜而激动的力量。
海风还是那么温柔,海水还是那么碧蓝。
惟一不同的是,经过十年的变迁,海口已从一个腼腆羞涩的农家小妹,成长为亭亭玉立的都市少女。
海口长大了,变美了……
风从北岸吹来,催生了一幅令市民幸福陶醉的波澜壮阔的画卷!
市民出行更便捷
交警部门数据显示,2008年,海口入户车辆为2.9万辆,2010年猛增到8万多辆,到2011年,汽车保有量增长到296964辆。“十一五”期间,海口常住人口增长了14万,但机动车增长将近20万辆。
随着车辆的大幅增加,“交通拥堵”这个在“北上广”流行的词汇悄然向海口走来。解决交通拥堵,打通“断头路”,成为海口市民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也是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对待这一问题已经不能再绕道走,不能遇难而退,必须正视它们,尽快打通这些‘断头路’,使道路网络建设更加完善,交通更加顺畅。”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的话掷地有声。
2011年底前后,海口市区的和平南、高登东路、文明东路延长线、侨中路、世贸东路延长线等5条断头路相继打通,方便了市民出行,缓解了市区的交通压力。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随着今年计划的9条“断头路”陆续打通,一条条畅通无阻的城市动脉将串联起我们更加美丽的家园,承载起城市发展更多的希望。
打通断头路只是海口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之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加大路网建设力度,成了海口城市管理的大手笔之一。
十年间,海口公交发展迅速,公交线路、车辆不断增加,公交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有公交线路75条,公交车辆1415辆,每天乘坐公交出行约90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18.6%,基本满足群众出行需要。
十年间,海口加大路网建设力度,逐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七横十二纵”的交通主干路网格局已基本成形。
江河湖海更清澈
海口水资源得天独厚,市区水系发达。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曾经美丽丰饶的美舍河、龙昆沟、东西湖、鸭尾溪污水涌动,臭气四溢,成了这座美丽滨海旅游城市的疮疤,成了城市管理者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海口最早一次大规模的治理水污染是在2006年,海口市将东西湖、大同沟、龙昆沟和东、西崩潭“两湖四沟”列入清淤工程,驻市部队官兵担起了这一艰巨任务,当年清淤工程顺利完工。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生活生产污水照样排入中心城区暴露的水体,湖沟缺乏活水补充,清淤等方法治水只能在短时间内奏效,时间一长,淤泥再次沉积河湖沟,中心城区水体很快又恢复到老样子。
怎么办?“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古人早就给我们留下了治理水环境的良方。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2009年11月20日,当天上午,随着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的一声号令,美舍河引水干渠工程正式开工,这标志着海口市全面打响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
海口投入6亿元在全市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包括中心区水网动力工程、中心区污水排污口截流并网建设工程、美舍河引水干渠工程、白沙河整治工程及鸭尾溪-五西路明渠水体还清工程、金牛湖净化工程、水环境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2011年4月11日,随着海口市中心区水网动力工程东风桥泵站、河口路提水泵站的泵机轰鸣,从南渡江提调的江水缓缓流入了美舍河、东西湖、龙昆沟等市中心区主要水体。通过一年多建设,海口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主体工程宣告基本完工。自此,标志着海口中心城区基本实现“水清无异味”的阶段性目标。
城市姿容更靓丽
“占道经营的少了,乱丢乱扔的看不见了,垃圾死角也难找到了,让人感觉焕然一新。”9月14日,站在整齐干净的海口明珠广场,市民张大伯高兴地对记者说。谈起海口城市环境的变化,张大伯称:“现在许多繁华街道的路面可以用‘席地而坐’来形容。”
张大伯这些感受都是得益于海口市组建大城管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创举。
一条街道6个部门管,结果出了问题6个部门都说管不着。群众办一件事本来只要跑1个部门,结果跑了6个部门还办不好……这是曾被海口市民调侃的城市管理怪象之一。
2009年11月9日,这一现象在海口的城管史上得到了彻底改变。这一天,海口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实施大城管模式,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管理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能进行全面整合,坚决克服过去一条路6个部门管,6个部门管不好一条路的弊端。
说起海口的“大城管”,海口市市容委副主任王陛佳自豪地说,“大城管”从根本上解决了此类问题,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实现了华丽转身。
海口的城市环境变得如此靓丽,还得益于海口的数字化城市管理。
作为国家第三批“数字化城管”试点单位,海口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自2009年启用以来,充分发挥其高效、快捷、科学的特点,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自启用至今,海口数字化城管系统共受理派发有效办件72万件,结案70.7万件,结案率98.3%。
城市的发展一靠建设,二靠管理,某种意义上说,管理更重要。
近年来,海口以城市管理“法制化、常态化、信息化、人性化、市场化”为目标,进一步巩固、拓展、提升“五大工程”,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软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随着城市各方面条件的不断完善,人居环境的不断优化,海口的城市面貌正悄然发生着巨变,城市品位显著提升。”这是海南省委党校教授唐镇乐对海口城市管理的评价。
百姓生活更舒心
“很久没听说村里发生抢劫、盗窃的事了。”这是海口市秀英区书场村村民的深刻感受。
书场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典型的“城中村”,一度是抢劫、盗窃案的多发地。目前,书场村有常住人口3800多人,暂住人口多达7000多人,出租屋300多间。流动人口多且人员结构复杂,曾成为书场村治安管理工作的焦点。
像书场村一样,海口市有许多流动人口多且人员结构复杂的“城中村”,成了治安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
几年前,我市开始推行以人口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变动更新的“旅馆式”出租屋管理模式,通过村委会与出租屋业主签订《出租屋治安管理责任书》,再配合社区民警将租住人员情况纳入警综系统管理,使我市的治安大大好转。
几年来,海口市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和海口市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对综治工作的领导,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组织开展一系列打击整治行动,改善了社会治安环境,社会治安的管理和防控能力也不断提高,为把海口建成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最精最美省会城市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国际旅游岛战略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平安海南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型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妥善处理利益关系,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好影响稳定的历史遗留问题,增强人民群众和广大游客的安全感”……
风从北岸吹来,带来了春的希望!
风从北岸吹来,带来了秋的甜蜜!
让百姓脸上永远挂着幸福的笑容,让游客心中总是惦记着海南的美丽……站在新的起点上,海口在努力!
大事记
2003年11月6日,海口4路空调大巴公交车正式上路,这是我市第一次投入空调大巴公交车。
2009年8月2日,作为国家第三批“数字化城管”试点单位,海口市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正式运行。
2009年11月9日,海口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管理、行政执法等职能进行全面整合,坚决克服过去一条路6个部门管,6个部门管不好一条路的弊端。
2009年11月20日,美舍河引水干渠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海口市全面打响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
2011年4月11日,海口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主体工程竣工并正式通水,标志着我市中心城区基本实现“水清无异味”的阶段性目标。
2011年9月4日,海口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一批崭新的节能与新能源环保公交车、出租车也在当天投放市场。预计到2012年底,海口市示范运营节能与新能源环保汽车数量将达到1050辆。
2012年1月13日,经过8个月的连续奋战,侨中路隧道工程正式通车。此举标志着海口重点民生工程“5路4桥”全面投入使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