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秋雨,满城桂花飘香。一家星巴克分店,22日在杭州灵隐景区开张,却也引起不小反响。质疑——无非是担心商业行为与宗教寺庙两种不同的文化是否有所冲突。调侃,让人会心一笑——游人既要去拜拜菩萨,又想去喝喝咖啡,享受一下“中西合璧”的感觉;施主,您是大“悲”还是小“悲”?
调侃可以有,质疑未免牵强。也许未“到此一游”,只在网上听闻“星巴克开进了灵隐寺”,有网友就“唰”地一下敏感起来:你洋餐饮文化怎么可以进我神圣宗教庙堂,如此不恭不敬?这误会大了。事实上,星巴克并没有开到寺庙大院里面去呀,而是开在灵隐寺景区,确切地说,是在离灵隐寺一公里的景区商用房里。不知者不怪也。灵隐寺附近的商业区开有许多门店,仅餐厅就有知味观、肯德基等。哪有景区不开店、摆摊做生意的?
或许部分网友的敏感,源自2007年星巴克在故宫开分店遭质疑后退出故宫。但那是与这次灵隐开分店不同性质的。当时星巴克是进驻了故宫,所以广遭责难,甚至有某著名主持人认为,这是对中国紫禁城的一种视觉污染,对古老中国文化的一种糟蹋。可是,星巴克灵隐分店是在灵隐寺外围,“灵隐寺”和“灵隐寺景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是,它利用了“灵隐寺”的知名度,看中了景区超旺的人气。
对待事物,人不可当“敏感电阻”。神经过敏,许多平常事就变复杂了,以至于明明是好事情也把它想成了坏事情。不就是开一家咖啡店么,难道就因为它是“洋”的,并且开在了古寺旁边,就大逆不道了?景区能开饭店、超市,为什么不能开咖啡店?洋的与土的就这么泾渭分明或者容不得外来物种和文化?还是怕洋文化吃了我们传统文化?思想不要搞太复杂了,一“复杂”,穿西装、牛仔、T恤、吊带的游客,就止于寺院、故宫等清规戒律蛮严的殿堂外了。
当然也理解这种“敏感”的成因,很大一部分源于一些著名寺院和景点过浓的商气及争地夺利。
但是,入不了皇城的星巴克,还是那个星巴克,开在灵隐寺景区也就小小一家,尽可放心它不会踏入空门。那就让灵隐寺的香火归香火,星巴克的咖啡归咖啡,香火跟咖啡,两“香”混和不到一起。因此,景区的星巴克与寺庙无关,更与宗教无涉,不要想当然地硬把它们搅和在一起,绑架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