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0月9日消息 日前,省教育厅在海口召开了2012年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商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我省现行的中考方案以等级总分呈现考试成绩,不符合人们的理解习惯,且这种呈现方式缩小了分差,导致同分同星过多,录取时难以区分。为此,我省从去年开始组织专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论证,在坚持改革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将对考试结果的呈现方式和学科成绩等级划分方式作适当的调整。
不得随意开设课程或增减课时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近期,省教育厅、省课改办已决定,利用两年时间进行全省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今年下半年省里将组织对高中学校的专项检查,其中省一级学校和课改样本校以及市县重点高中为必查单位,检查和抽查总数将达到全省高中学校的60%。在省里对高中学校进行检查时,要求各市县同步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进行自查,明年省里再组织开展对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严格执行省教育厅根据国家规定制定的课程设置方案,保质保量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底线,任何地方和学校不得随意开设课程或增减课时,尤其要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
同时,要认真规划设计精品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地方结合自身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并实施、管理,目的是着眼于学生发展,有效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目前,《海南历史》、《海南地理》、《生态文明》、《写字》是我省独具特色的地方课程。从明年开始,我省计划通过设立面向全省中小学生的“‘爱我海南’知识竞赛和中小学生书法作品比赛”两个项目进一步推动,不断增进学生了解本土历史、热爱家乡、关爱生态的情感;提高中小学生写字能力,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艺术传统。
此外,还要在已有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开发新的地方课程,特别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世界文明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海南地方课程的特色来精心打造。
小学考试实行无分数评价办法
在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制度上,要严格规范考试次数和科目,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省教育厅要求,学校每学期统一组织的考试不得超过2次(期中和期末);科任教师可根据学科单元(模块)学习完成情况进行必要的单元测试;除小学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外,原则上省、市县不得再组织其他形式的统一考试。以质量监测为目的的抽测,每学年不超过1次,随机抽取的学生比例不得超过本年级学生总数的30%。
考试命题要科学合理,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得随意增加考试难度。小学考试实行无分数评价,采取等级和评语评价办法。初中学业成绩逐步实行等级评定方法。严禁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现在我省大部分学校除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外,很多还增加了“月考”,并以此作为一项制度甚至是经验介绍。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认为,应严格规范和控制考试的次数与科目,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向教学研究和课堂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同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课改以来,我省初步建立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的机制,积极推进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开发了学生发展服务平台,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加强对模块修习学分和综合实践活动及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管力度。据悉,我省2013届普通高中毕业生高考报名时将统一使用网络版档案。
我省将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省教育厅表示,我省的中考改革总体看来对我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但是经过八年的实施,在操作上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譬如:现行方案突出强调促进学生各学科平衡发展,保证学生各学科的共同基础,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个性特点是有差异的,过分强调学科平衡不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此外,现行方案以等级总分呈现考试成绩,不符合人们的理解习惯,且这种呈现方式缩小了分差,导致同分同星过多,录取时难以区分,退档多且退档后考生及其家长难以接受等。
为积极回应社会的关切,我省从去年开始组织专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论证,在坚持改革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将对考试结果的呈现方式和学科成绩等级划分方式作适当的调整。
关于高考改革,去年我省也组织专家进行了调研论证,就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和方式提出了初步方案。今年还将结合高考招生改革进行深入论证,“力争开展省属高等院校录取本省考生时参考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试点工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