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透视中国中西部乡村发展:盲目建房 耕地撂荒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2-10-15 16:00

  乡村三看

  盲目建房、小环境脏乱差、耕地撂荒,是中西部乡村发展中亟须防微杜渐的问题。

  最近几次回赣西乡村,目睹了乡村变化的一些情况,几点所见,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归纳了一下,或许能折射中西部乡村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盲目建房势必空置

  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农村新一轮的建房热,新农村建设运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处是在建或建好的新楼房,过去低矮单层的老屋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成片二层到四五层不等的楼房。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一建房热后面的几个隐忧。

  一是建房简陋重复,缺乏特色。绝大多数农村楼房设计简陋甚至根本没有设计,几乎千房一面,风格单一,都是那种直上直下的大开间。很多人讲究面子,不切实际进行攀比,为了把自家的房子建得宽敞高大,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只好省工省料,建起一幢简陋的毛坯大房,内外墙的粉刷、地面铺砖、安装窗户玻璃等都没有能力做,只是一个有屋顶的框架。由于缺乏设计,一有某种流行风格,人们就相互照搬,比如罗马柱风格,很多农民没有其他设计可参考,就纷纷效仿,仿得又不到位,罗马柱顶着大屋顶,犹如穿西装戴瓜皮帽,到处可见不伦不类的所谓“罗马风格”。这跟发达国家乡村别墅追求自己风格,“千房千面”形成鲜明对比。

  房屋是不动产,目前建造的大部分是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其寿命有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但用不了多久,再过一二十年,我国逐渐进入发达社会,这些设计简陋、质量低下、结构单一、分布凌乱的乡村民居,在将来物质生活进一步富起来、精神和文化生活要求进一步提高以后,将明显落伍,成为“鸡肋”,就如以现在的生活标准衡量几十年前的简陋乡居,已经很难适于居住一样。对比改革开放后,农村也曾兴起建房热,村村都盖起了大批砖瓦结构的新房,至今不过一二十年,现在在钢筋水泥结构、几层高的新房包围中,已经显得相当局促和落伍,有的还挡住村里规划的道路或设施,不得不拆掉重建,而现在建房的规模比那时要大得多,届时很可能又要经历大规模拆掉重建,造成极大浪费。这一点还因为下面第二个因素而强化。

  缺乏合理规划和房子越大越好的旧观念,还使得农民建房时“物尽其用”,把有限的宅基地都盖上房子,结果,很多村里房子盖得密密匝匝,杂乱无章,把公共用地挤得非常小,将来的公共设施和道路交通都很难规划。

  二是乡村存房总量在急剧增长的同时,乡村居住人口却在快速减少,将来肯定造成巨大浪费。农民盖房基本上都“贪大求多”,不仅家家建房,而且能盖四层不盖三层,能盖两栋不盖一栋。我到老家村里访问了几户人家,主人都非常自豪地带领我参观其“豪宅”,面积都大得惊人,里面空空荡荡。有两户人家,分别起了四层和五层的高楼,面积分别为800多平方米和1000多平方米,但家里只住了三四口人,三层以上都在养鸡、养猪或者空置着,脏乱不堪。问了一下村民小组负责人,这个组共有40来户人家、194人,一半以上在外打工或生活,但新盖楼房面积都在300平方米以上,平均达500多平方米,很多户人家还在陆续兴建,将来谁住?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大量中青年外出打工,为了照顾留守家里的父母和子女,或者为了置一份家产,把多年积蓄拿回去在老家盖房,并且不切实际地求高求大。但实际上许多人很少回家乡,将来大部分人都会在外地安家,户籍制度的改革更会强化这一趋势。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认为,今后20年内,中国将有数亿农民要进入城市成为市民。一边是人口加快流出,到2030年前后乡村人口比现在还要减少3亿~4亿,一边却是热火朝天的建房热潮,乡村房屋出现大量空置甚至废弃是迟早的事。

  大环境美微环境差

  环境质量不但反映了物质生活质量,也代表了文化生活和文明水平的提高。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不仅让人身心舒畅,而且代表了居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对比之下,乡村的环境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城镇。30多年来,城市建设的力度和投入是发展的重点,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的市容、环境改善,正在快速向发达国家看齐,可以说,许多城市的市政设施、市容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已不遑多让。而乡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小环境的改善,仍然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到乡村去,经常给人“远看像花园,近闻臭死人”的感受。这里是江南水乡,封山育林、水土保持几十年,远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绿树掩映着栋栋新楼,犹如世外桃源。但进入村里往往发现,小环境又脏又乱。房屋盖得杂乱无章不说,房前屋后缺乏必要的修整和地面硬化,杂草丛生,路面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由于没有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和其他公共卫生设施,又缺乏统一管理,导致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倾倒,久之臭气熏天,蚊蝇孳生,散养的鸡鸭猪狗牛乱蹿,随地排泄,令人掩鼻。

  另一个问题是农民的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问题,刚刚脱贫奔小康的农民,其生活习惯和卫生观念远远跟不上物质生活的进步。房子是新的,又大又宽敞,家用电器样样不少,有些人家开始添置小汽车。但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是过去的,屋里乱七八糟,旧物家什、粮食、农具、锅碗瓢盆乱堆乱放,猪圈厕所挨着房子,都是开放式的,臭气四溢,更有甚者,人食猪食用同一个锅煮,洗脸、洗脚、盛物用同一个盆,厨房又黑又油污,饮食和餐具脏兮兮,有时一层黑垢,让人难以下咽,家禽散养,屋里屋外乱跑。个人卫生更不讲究,身上衣服、手、脸都是脏兮兮的。上述现象相当普遍。笔者曾到一位农村朋友家串门,房子是新的,上下两层,宽敞明亮,让我这个久居蜗室的人羡慕不已,但屋里杂乱无章,尘土飞扬,厨房早已被烟熏得漆黑,地面十分潮湿,热心的主人端出来的玻璃茶杯,杯身一层油腻,茶水上还漂着一层沫子,结果几个人都没敢喝。

  新农村的建设和整治应该同样重视小环境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从提升生活质量来说,它甚至比其他硬件设施的建设更重要。农民生活和卫生习惯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应当通过环境的改造、设施的建设、培训和教育示范等手段,让农民了解环境和卫生的重要性,并结合制订公共规范和强化管理,对农村不卫生和不文明的行为进行约束。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耕地撂荒值得注意

  到过不少村子和农田,到处都能看到耕地撂荒,有时甚至是几十亩的良田成片撂荒,一些比较偏僻的山里田或中低产田更是多年闲置,长满茅草。即使是耕种田,不少农户也只种一季,介于早稻和晚稻之间,收获的稻谷够自己一家吃就行了,不多种,这样如果折合成双季稻,撂荒的比例应该更高。查了一下资料,撂荒现象从本世纪以来逐渐加重,而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具有普遍性,一般在总面积的10%以内。但个别地方撂荒面积高得惊人,如四川通江县2007年有耕地57万亩,撂荒达18万亩,占31.6%,涉及农户数5万余户,占农户总数30%以上。

  回想起改革开放前的年代,那时男女老少一年到头累得半死,连犄角旮旯的小块地全种上,还想方设法改造冷水田,将旱地改水田,增加种植面积。即使这样,每年青黄不接时还需要国家返供救济粮。如今人口增长,这么多农田撂荒,却没有出现粮荒,一方面反映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当惊人,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种地对农民的吸引力逐渐降低。

  当然,多数农户还是看重种地的收入。问过一位远亲,他去年总共只干了18天的水田活,一共收了18担湿谷,晒干后一担谷大约有60公斤,合一天一百多斤干谷,刨掉成本和其他支出,一天纯收益折合五六十元,这说明效益还是比较高的。而且现在的水田作业,很多都实现了机械化,农民已经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艰苦劳作。但即使这样,很多人仍不愿意种地,情愿撂荒,这里面恐怕不单是利益驱动这么简单。因为为了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使农民种地有利可图,政府对水稻的收购价一直在提高,并通过发放各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增加种地收入,但现实是撂荒田似乎逐年增加。有的农户乐于将水田租给他人种,自己拿政府给的补贴。

  问了一些村民,撂荒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是青壮年外出打工,家里老人干不了农活,只好撂在那里;有的是家境富裕,不指望种田那点收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农资的涨价,从种子、化肥到人工和机械作业成本都涨,比较效益逐渐降低,使种田相对于务工越来越没有吸引力;还有的干脆就是懒,看不起种稻子赚那点辛苦钱,虽然穷也宁愿闲着。前面说的那个例子,一天收益合五六十元,而进城打工,一天挣百八十元不成问题,还没有水田劳作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又脏又累,两相比较,怪不得很多人不愿种地。

  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作用,使得这些年来粮食供需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一定数量的耕地撂荒可能是难免的,甚至有时是必然的,是对粮食市场的一种回应。但政府应该密切关注,防止出现大批撂荒,因为农时有序,一旦撂荒,当年很难补救。如果遇上天灾,可能导致粮食及农副产品短缺,从而引起传递性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要为小康之后的农民引导致富之路。我们的农业产业整体上还很落后,潜力非常之大,从十几亿人口的需求来看,特色农业的发展刚处于初始阶段,前景非常广阔。其实耕地撂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户没有其他选择,缺乏种植养殖信息、致富指导和流通系统的畅通,同时土地流转机制缺乏也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因此,耕地撂荒的背后,其实有太多的启示值得思考,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 [作者:宋振峰] [编辑:聂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