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巷议
□王捷
不小心转错账,难道只能自认倒霉?日前,福州王女士一个粗心大意,把3万元钱转到了别人的账号,偏偏又联系不到对方,想通过银行或者警方与对方联系,但均被拒绝。本是急用的看病钱,却误转他人手中,可把王女士一家急坏了。(10月21日《海峡都市报》)
误转钱,联系不到对方,求助银行处理,银行把皮球踢给警方,要求当事人报警,然后携公安部门开具的公函,才能冻结账户并告知客户的个人信息。而警方却说因是当事人自己转错账,无法立案,更无法出具公函。警方一脚又把皮球踢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当事人陷入无助和孤立无援的窘境———如果联系不到对方,3万块钱就“交学费”了?
或许,银行工作人员囿于制度限制或缺失,不能擅自为当事人操作,对具体承办的银行员工应给予理解。但是,这样的现象却值得社会深思。
在现实生活当中,尽管人们格外小心———没有谁愿意白给他人钱,但是,误转钱的事还是无法完全避免。而王女士误转的钱还是急着看病的钱,更不能白送给对方。所以,银行或警察本应急他人之所急,在职责和权限范围内伸出热情帮助之手,为当事者排忧解难,而不应以现行制度借口将寻求帮助的群众拒之门外。
进一步说,银行发现这种现象,要积极替客户考虑,从制度上反思如何尽量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比如在转钱确认之前,多设几道提示关卡,尤其是把对方用户名用醒目的颜色或字体显示,以引起客户的注意和警惕。当这些关卡都未能“卡”住错误转钱时,银行要启动“手动”程序,把客户错转的钱冻结,再告知当事人办理相关手续一起纠错。
可是,银行工作人员既无乐于助人的态度,也无制度设计,令人遗憾。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按照警察的逻辑,似乎只有办案才是他们的分内职责,老百姓的一般性困难与其无关,这让“有困难找警察”的社会服务理念往何处安放呢?
王女士转错钱找银行、警察都无用,表面上看是她一个人的孤立无援和无助,其实不然。每一个人都可能转错钱,换言之,今天是围观者,也许明天就是受害人。因此,千万别小看这件事。如果银行和警方不反思,银行没有制度性帮助,而警察遇到此类事仍继续踢皮球、打太极,而且理直气壮,则是社会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