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残疾男孩的特奥梦
同龄人都在学校里,17岁的他却只能待在家中。每天早晨,他要出去跑步;下午,他通常一个人在楼下打篮球。不是不想上学,只是因为,生活给了他太多的不幸。
因为有听力障碍,和陈进文交流,要在他的耳边大声喊话才行。一看到电视播放歌唱节目,陈进文就会躲开,说“我不喜欢”。无缘曼妙的声音世界,他变得自卑、敏感,而且沉默寡言。但一聊起体育的话题,他不由显得兴奋起来。
幼时爱上体育
3岁时,他的右耳被小朋友的玩具枪误伤,造成听力残疾;5岁时,他因贪玩将手指放入洗衣机中,左手食指被机器绞断;6岁时,他的左眼被同伴的竹竿戳到,至今视力模糊。
更不幸的是,他还天生是一个智障儿童。因此,他在学校中是个另类的“后进生”,常常被同学们轻视和排挤。偶尔,倔强的他会和欺负他的小伙伴们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为此他的家人接到了不少“告状”的电话。
更多时候,陈进文是沉默的。他小小的内心变得敏感、脆弱、自卑。唯独体育课上,他如小鹿般飞奔在操场上,他说那是“最享受的时刻”。
他喜欢跑步,他有很好的体力和爆发力。这一点,陈进文的同学和老师们都发现了。很快,他的名字传到了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练——符振洲的耳朵里。
2008年,全国特奥冬季项目邀请赛在长春举行。符振洲带着13岁的陈进文去参赛,没想到,“这小子一举拿下了两块奖牌”,一金一铜,从此,符振洲对他刮目相看。首次获得大奖归来后,小学校长当着全校师生的面,重新为他颁发了一次奖牌,羡慕的眼光和赞美之声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别样的自豪和信心。
从此,他热爱体育之心一发不可收拾。在海口市红城湖路附近陈进文的家中,爷爷陈李保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一个蓝布袋子,里面是用旧睡衣包裹着的老人的“宝贝”:陈进文参加体育赛事所获的金、银、铜共15枚奖牌。
难忘特奥银牌
在陈进文的家中,和奖牌一起被珍藏的,还有一套红色的羽绒服,那是2009年,陈进文去美国参加第九届世界冬季特奥运动会时穿过的。
“海南太热,穿不了,但我想自己收藏着。”对陈进文来说,那是一段至今难忘的回忆。
那一届比赛,陈进文共参加了两个项目:男子12-15岁高能力组雪鞋走400米和200米两个项目。其中,400米项目,本已领先于其他选手,不料距离终点还有100米时,后面选手踩掉了他的鞋。一个踉跄,陈进文重重地摔在地上。
虽初战不利,但他迅速调整心态,继续备战男子雪鞋走200米项目,最终以出色的表现摘得了银牌。
聊起这段在美国的参赛经历,陈进文乐呵呵地拿出一沓照片给记者看:雪地上,他和教练合影,摆着胜利的V字手势;赛场观众区,他表情稍显拘谨,紧挨他身旁的一位金发美女笑得灿烂;体育场馆外,他和三名队友并肩而立,难忘的记忆定格在那一瞬间。
梦想继续比赛
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为陈进文赢得了自信和尊重。他慢慢走出沉默的世界,变得开朗和懂事起来,也开始交上朋友。
念初中时,需要记笔记了。但是因为听力障碍,陈进文只能看板书,课后时借同学的笔记抄,同学们都很乐意帮他。“那段时间,他走在路上,很多学生都能认出他,一下子成了学校的名人。”陈进文初中时的班主任林尤明告诉记者,陈进文每次比赛回来时,都会带一些特产分给大家吃,有时还请大家喝饮料。
而在教练符振洲的眼中,陈进文也不再是当年调皮捣蛋的小毛孩了。“他变得稳重了许多,也开始有礼貌了。”符振洲说,从美国回来后,逢年过节,陈进文都会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给他,说一些问候或者祝福的话,这让他心里感觉暖暖的。
今年夏天,陈进文初中毕业了。因为有智力障碍,他没有办法升入普通高中。他的家人希望寻找一所合适的体育学校,让他在体育方面继续发展。爷爷陈李保告诉记者,除了跑步,陈进文最喜欢打篮球。
谈起现在的梦想,陈进文认真地说,他希望能参加2013年在韩国举办的特奥会,“还想去赛场上跑一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