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个到34个
曾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的民营经济非常疲弱。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营经济得以复苏并逐步发展。
更大的转变发生在1992年。是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非公经济在中国蓬勃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全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渐渐地激发了民营企业家们参政议政的热情,他们参与角逐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然而,“党内关于民营企业家能不能入党、能不能让他们成为红色商人的问题,始终带有一种左的倾向,认为他们带有剥削阶级的嫌疑。”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张希贤说,一直到了1999年至2002年间,中国共产党才提出了民营企业家入党的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党对民营经济的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发生了很大转变。”
真正的突破源于2001年7月1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民营企业主定位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承认了他们劳动者的身份,要求在政治上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党章作出修改,把党章中党员发展对象里的“其他革命分子”修改为“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虽未明确指出民营企业主可以入党,但大会通过的报告列举了因社会变革而出现的社会阶层中,民营企业主成为六大新社会阶层之一。
而正是在这次大会上,江苏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森达集团董事长朱相桂、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浙江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重庆南方集团董事长孙甚林、广东金潮集团董事长刘思荣等7位民营企业家,在党章作出修改之前,便以十六大代表的身份代表这一社会新阶层的先进分子率先亮相。
这在当时,曾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议论。当时的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重大信号,执政党对民营经济的态度越来越开明和开放。外媒评论:中国义无反顾走向“富强”。
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民营企业老板们的入党热情进一步释放。虽然仍较发展一般的党员严格,但各级党委对优秀的老板入党问题的态度日渐开放。根据张希贤的估算,在现有的企业家党员中,接近一半的人在发迹之前已经是党员,这批人大多数从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下海。
“入党就入了18年!”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对此锲而不舍。最终,他在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中央发展党员工作会议,要求广泛吸收非公企业主入党。
3年之后,他等来了更好的政治时机。
2007年,在十七大代表选举的方案中要求,“要有适当数量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员”,简称“双新组织”。民营企业家代表于是成为“双新组织”代表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年,梁稳根、周海江、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等17位民营企业家当选十七大代表。
2012年,党的十八大,这一阵容扩大到了34个。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说,这足见中国共产党对于民营经济的重视,说明党对民营经济本身高度认可,也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家有机会参与到党的最高决策过程。
周海江明显感觉到了这一阶层的政治“参与感”越来越强,民营企业家也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有机会参政议政、反映民营企业家的呼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过程中不至于被边缘化,将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党也可以更好地把握民营企业发展的脉络、要素和结构,使非公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党的领导。”张希贤说,这标志着党领导着力点的转变。“十八大之后,民营企业会进一步获得大发展,和国企共同推进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在张希贤看来,非公经济奋斗到今天,占了举足轻重的多半边天下,党代会应该增加他们的代表席位,给予应有的政治地位。而党也需要更加广阔的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