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能稳赚不赔么?
一市民讲述她的股票基金投资历程
银行理财产品能稳赚不赔么?答案是不确定的。银行理财产品大都宣传收益率高,导致投资者受利益驱动盲目购买,甚至存侥幸心理,无视其风险性。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应正视硬币的两面性,投资行为也更需理性化。
2007年,王女士在某银行门外大屏幕见到一些理财项目宣传,一年期收益在5%至15%,当即到另一家银行将存款取出,花费8万元购买了一款一年期理财产品。
(王女士说法:当时不知道是股票基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基金,当然也没有风险意识,更不知道保本。)
(关于王女士称自己当初觉得银行可信任,在不懂得股票基金时盲目购买。)
银行解释:股票基金是与股市动态挂钩的,2008年期间股市行情不好,王女士购买的股票基金受损失难免。当初有条款详细标明了此股票基金的风险及收益。王女士也在相关文本上签字确认过。
2008年,王女士尚未取出本金和收益,银行人员先行携带礼品至其家中告知,股市亏了,理财经营也亏了,8万元还剩42000多元,如果希望收回本金,可以暂不将钱取出,等待股市状况好转。(王女士:我当时蒙了,才明白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是有赚有赔的。他们之前怎么不明明白白告诉我有风险呢!怕亏掉钱,只好赞同银行的建议。)
为了让客户王女士赚钱,2011年10月28日,银行让王女士买了一款高收益有保障的理财产品,半年后让其赚到一笔收益。
(王女士:虽然赚到钱,但是我的8万元在银行放了4年,如果按照当初预想的15%的收益率来计算,后来赚的钱仍不能弥补我的损失。)
2011年10月24日,王女士收到通知,理财产品已全部到期,要求她把钱取出。第一笔钱数额为42875元。之后,王女士多次讨要其余的本金,银行又分3次返还她3万元、5000元、2000余元。至此,王女士历时4年拿回了本金。
王女士认为银行还应给付收益部分,多次到银行营业厅讨要。银行方面为安抚王女士,赠送她票面价值900元左右的月饼券。
在王女士出示的交易单据上,记者看到她于2012年4月又购买该银行的理财产品。对此,王女士解释,“原先不知道什么是股票基金,也不知道购买哪种能避免损失。吃一堑长一智,我现在购买的时候都选那种协议上带有‘保本’字样的。”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