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1月12日消息(记者郑克姗)夜幕降临,江南区各小区街道开始飘出悠扬的歌声。在简易的水泥地空地上,小区的居民都聚在一起跟着音乐节拍踏出轻盈的舞姿,现场欢声一片。自2009年11月以来,南宁在城乡广泛深入开展以“草根文化”、“泥腿子文化”为主要支撑的“百姓小舞台·和谐大社会”活动。得到当地城乡居民积极拥护和热情参与。
处处是舞台 人人是主角
无需专业的设备,一块空地、一块背景幕布、一个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几盏灯、一套普通的音响就是文艺大展演的现场。舞台建在生活里,老百姓每时每刻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
"百姓小舞台·和谐大社会"活动以基层群众为主题,打造普通老百姓也能参与的舞台。 参赛节目均由各个社区、村从自发组成的民间文艺队伍中选送,参赛选手不论年龄高低、不分职业均可参加。节目不追求演出专业性,但求题材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百姓争着看 增强群众凝聚力
广西江南区南建社区社区主任表示,今年5月29日是中国计划生育成立32周年,南建社区以艺术团为主,带动周围辖区的居民、单位参加文艺晚会,宣传《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更容易让群众接受和参与。“百姓小舞台与宣传国家政策结合起来,活动就更加生动,增色不少。”
“现在各处的文艺团体和辖区的居民都因为这个舞台活跃起来,每周都有演出,从海选到半决赛、决赛层层角逐,活动异彩纷呈。我们这个社区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南建社区社区主任开心地说道。
千家万户同欢唱 百村千居共和谐
"百姓小舞台,和谐大社会"基层文化活动用文化沟通群众、联系群众、引导群众。一些长期因土地纠纷、征地拆迁、收入分配、邻里纠纷等导致社会矛盾尖锐突出的村屯,通过组织开展群众自导自演的文艺演出活动,使群众在自主参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化解了邻里矛盾。
南宁江南区白沙村由于征地拆迁遗留问题多,曾是一个出了名的“问题村”。当地村委购置音响及演出服装、道具,鼓励村民利用休闲时间多办演出,多搞百姓小舞台。村民碰面的机会多了,大家再排练的时候拉家常常沟通,先前纠缠的矛盾也逐渐化解开了。以往的"旧四多"--纠纷多、矛盾多、上访多、谣言多,变成了现在的"新四多"--歌舞多、笑声多、谦让多、文明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