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系统、完整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成为近几天关注的焦点之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系列有效措施、制度来支撑,这其中,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干部考核评价是“指挥棒”,只有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促进科学发展、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促使各级干部改变唯GDP的观念,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的正确政绩观,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得到加强。
毋庸讳言,一些地方、单位的政绩考核指标长期是以GDP为中心,GDP数字才是硬指标,资源、环境、生态只是软指标,甚至没指标。在这样的考核评价机制下,追求的自然是上项目、快发展、增加GDP总量,如何保护碧水蓝天、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往往会被忽视。
在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干部政绩考核机制亟需因时而变,修改完善。作为一个仍然有着亿万贫困人口、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的确重要,但在看重GDP增长等经济指标的同时,不能片面强调GDP。如果GDP增长是竭泽而渔,是以牺牲生态环境、减少生态产品为代价取得的,长远看很可能生态赤字不断扩大,结果反而得不偿失。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生态文明建设着眼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非一日之功,不可能速成。对那些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拒绝污染项目的官员,其任期之内,人们看到的可能只是他眼前的“显绩”并不突出。这就需要在制定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时,突出生态文明相关指标,增强考核内容的科学性,不仅考量当前已经取得的“显绩”,也要对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予以充分考虑,让可能多年之后才能充分显现的“潜绩”在考核结果中有所体现。自觉科学发展、不图一时之“快”的干部不吃亏、受重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蔚然成风。
各级干部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功成不必在我任”的正确政绩观,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绿图绘到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一定能建成一个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