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有物】“官话”也能溢出浓浓人情味
长篇大论不是不可以,但要言之有物,不然就是浪费口舌和他人宝贵时间。什么时候不讲套话空话、直接亮“干货”了,“官话”也能溢出浓浓的人情味。
实际上,近年来,许多地方也一直没间断改革话风的努力,2010年8月召开的海南省委理论研讨会预备会,作出了“10分钟发言”的要求;2011年,贵州铜仁规定,地委、行署召开的会议,原则上只安排1位领导讲话,不安排表态发言和总结讲话,交流发言人数控制在3人以内……
此类措施不胜枚举,短期内,会场话风也确曾明显改善。但由于相关配套改革没跟上,话风治理总是屡治理屡反弹。为何?从现实其他一些例子看,只有官话变“人话”才能入脑入心。正如有文章说的,长篇大论不是不可以,但要言之有物,不然就是浪费口舌和他人宝贵时间。什么时候不讲套话空话、直接亮“干货”了,“官话”也能溢出浓浓的人情味。
随着十八大召开,这个问题再度破题。十八大报告强调: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而习近平在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更博得满堂彩。有媒体赞道,这个讲话体现了新的风格,没有提到大的政治口号,语言非常平实和通俗。央视名嘴白岩松就说,一位在广播电台工作的同事跟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这番讲话是特别好的广播稿规范。他说:“什么意思呢?就是特别地口语化,用了很多的大白话,像‘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想起了2010年,当时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强调,以后说话要更入心、入脑、入耳等等,我想他就是身体力行地带了这样一个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