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三季度GDP出现0.1%的环比下跌标志着欧元区经济出现衰退,预计四季度GDP还将出现轻微下跌。这意味着欧元区经济真的出现“二次探底”,而展望未来,本轮衰退很可能是一次L型衰退,近期复苏的希望不大。
此次衰退其实是欧元区深陷债务危机、财政紧缩措施,银行业去杠杆化导致借贷下降,以及对欧元区前景不确定性导致的全区范围内投资活动减少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很明显,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消失。本轮欧债危机实际上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延续,在金融危机期间,各国政府均花费巨资救市,并使得公共债务在一、二年内迅速增长。这已经到了经济刺激政策的极限,而要想削除政府的债务,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不难发现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世界经济正处于一轮扩张周期,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通过“债务型增长”模式带来的经济繁荣,并间接拉动以“金砖四国”与“灵猫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逐渐进入工业化与城镇化阶段。
然而自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的债务过度膨胀的恶果逐渐显现,未来数年这些国家将面临艰巨的去杠杆化过程,并带来必然的财政紧缩与经济放缓。另外,一些新兴经济体过去几年积累的泡沫也会破裂,并加重经济下滑的程度。加之2013年美国的“财政悬崖”即将到来,届时其影响力与破坏力尚难以预料。此外,由于中东局势,特别是叙利亚、伊朗局势的动荡,国际油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维持高位,这一方面会导致全社会综合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也会迫使欧洲央行维持较高的欧元汇率,从而影响到欧元区的经济复苏。
根据Markit公司22日公布的数据,欧元区11月的综合PMI为45.8,与前一月基本持平。从11月欧元区PMI可以看出,未来6个月欧元区经济活动仍呈现萎缩趋势。
当然,从2012年起,欧元区也出台了一些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如推出12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与年轻人就业,以及加强能源、交通、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但这些措施从短期来看,还不会有太明显的效果。
至于如何尽快走出“二次探底”,专家也给出了一些建议。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顾问团成员、鲁汶大学与伦敦经济学院教授保罗·格罗韦(Paul De Grauwe)提出让欧元区“核心”国家增加投资的办法。他指出:相比“边缘”国家,一些核心国家,如德国、荷兰运用财政政策的空间还相对较大,这些国家应该加大财政政策的使用,如提高赤字比例与债务比例,并将资金用于一些基础设施。由于这些国家的失业率已经很低了,他们的财政政策会带动“边缘”国家的就业与经济增长。
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BRUEGEL)学者绍尔特·达尔沃什(Zsolt Darvas)提出,随着紧缩措施与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欧元区内部汇率不平衡(即劳动力成本差距)的现象已经得到有效的改善,下一步欧元区应该寻求欧元的贬值,以尽快走出衰退。因为从1929年大萧条的经验来看,越早贬值货币的国家,也是越早走出衰退的国家。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