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学校老师指导学生吹号。(作者:杜颖 翻拍)
海口网12月10日消息 近日,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三小的师生们在紧张地筹办着百年校庆活动,三小成为海南自民国以来延续至今为数不多的跨入百年门槛的小学之一。她的独特还在于,见证历史的风云,在70多年时光里,她始终与“公庙”联系在一起——温暖的季风拥着海岛不肯离去,壬辰年的冬天来得好晚。
被古榕翠竹掩映的校园,散发出岁月的沉香。海口市琼山三小的师生们在这个冬日里,热烈地筹办着百年校庆活动,三小成为海南自民国以来延续至今为数不多的跨入百年门槛的小学之一。她的独特还在于,见证历史的风云,在70多年时光里,她始终与“公庙”联系在一起。
晏公庙:百年小学的“出生地”
琼山三小,要从一间祠庙讲起。这座叫“晏公庙”的祠庙里,满载了三小成长的岁月。据民国《琼山县志》记载,晏公庙是为了纪念元代一个叫晏成儒的人,晏成儒是江西清江镇人,元初曾为官,后“谢病归,登舟即逝,时灵显于江河湖海,舟行顺风,叩之即浪平风息。”后来至明朝洪武年间,晏成儒被诏封为显应平浪侯。府城晏公庙最早建于下田村,民国初年移建于子城小北门(今绣衣坊)内。
如今,晏公庙和府城街巷里的其他祠庙一样,成为晾在现代街区里的一幅古画,泛着历史的醇香。现在的晏公庙已经由绣衣坊的住户捐资修葺多次,庙墙一侧刻着大篇幅的捐资名录,庙后紧挨着的就是琼山三小的新校园。修缮精美的晏公庙现在是老人之家,成为忠介社区给退休老人休闲娱乐的地方。
晏公庙里当年的小私塾,也被这里休闲娱乐的老人们津津乐道,它正是琼山三小的前身。
胡昌史:当了26年“校长”的私塾先生
晚清风云变幻,历史的波涛卷动南海,也涤荡着中国的旧式教育。
琼岛北岸,琼山府城,小北门内的村民尚未望到战争的阴云,靠织衣刺绣谋生的人家,有了到学龄的孩子,都去拜胡昌史为师。
对琼山教育颇有研究的海南省文史专家王俞春回顾了当时的一些办学历史:光绪三十一年(1905)后,琼山县少部分的社学、义学、书院开始引进西式教育改办小学堂。191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海南各县对教育进行了大幅改革,相继开办了一批高等小学和初等小学。
这些改革也影响到了绣衣坊的人们。
适龄的孩子上学的越来越多,胡先生原来上课的地方捉襟见肘,村民们自发商议,便想到了晏公庙。晏公庙当时前后四间,一线排开,每两间中间都隔有庭院,地方宽敞,村民们决定,前两间供大家祭拜求福,把后两间让出,帮先生把私塾开办起来。1912年元月,私塾掌教人胡昌史在公庙里“开课”了。
晏公庙虽檐雕壁绘,但教学设施简陋,据在晏公庙读过书的80多岁的阿公孙邦浩说,私塾里的小学童每天都要自带小板凳,用棉布包着书去听先生讲学。
晏公庙里讲的是国学。修身、读经、作文、习字,千年的古训在公庙里传承,一个老先生,几十个小学童,厚重的木门内,老先生摇头读经,小学童捧书念经,眼睛却被庙里墙、梁浅绘的花鸟虫鱼吸引,惊奇着小小的庙堂竟能容纳乾坤万象。
“村民把祠庙让出给了孩子读书,可见琼山人对教育的尊崇。”王俞春说。
一“出生”就与庙有着渊源的读书之地,不免让人浮想联翩,而从1912年至1938年一直担任掌教和校长的胡昌史有着怎样的际遇,也是三小师生们一直想追寻的故事。可惜的是,经过多方查询,胡昌史其人史料不详,“经过多年寻访,创始人胡昌史的后人,也始终没有找到,这是令学校倍感遗憾的事。”琼山三小现任校长吴成说。
民国时期变身公立小学
民国15年(1926)前后,晏公庙里的小私塾被县政府“改组”,私塾变身第十五民国小学,公庙后面的几座茅草房也被纳入学校范围,规模得以扩大。
民国小学上什么样的课?据《琼山县志》记载,小学在学科上已普遍增设了三民主义及党义、童子军操等,在思想方面主要向学生灌输“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以
及“自由、平等、博爱”等道德观念,但在教法上仍是传统的照本宣科。
王俞春先生说,民国28年(1939),日军铁蹄踏进海岛,战争阴云密布,日军所到之处,摧残掠夺,烧毁的学校不计其数,琼山教育也遭受重创,国民小学因战争而停办。
烽烟平落,桃李芳香四溢街区
十年烽火,琼岛大地苍凉萧索。
人们内心累累的伤痕需要时间慢慢平抚,但教育不能有片刻的等待。
1950年海南岛解放,广东省文教厅将琼山县教育的恢复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第十五民国小学正式恢复办学,同年更名为树人小学,给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新希望。
副校长陈恒灿从档案夹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张泛黄破损的地契,这是一张广东省政府地政局于1950年拨地给学校的《土地所有权状》。陈恒灿说,到1960年,因教学发展需要,广东省又将学校的面积进一步扩大。
85岁的翁忠恒老人回忆,解放后新小学多了起来,学生也多,因为没有足够的教室,还在三圣庙、三城会馆等处分设了不少教学点。三圣庙位于马鞍街达士巷2号,与晏公庙仅一街之隔,三城会馆在离晏公庙很近的忠介路。于是,一所小学,便桃李芳香满街区。
然而,芳香的夏日忽然辞别,仅留满目黄叶飘离。
“文革”袭来。
“三小在没有师资的情况下竟办过中学,不可思议。”打开记忆的闸门,陈恒灿讲到一些“奇事”。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三小在停课一年“闹革命”后,为了做好“读小学不出村,读初中不出大队”的上级指示,改名为“红城小学”,并由六年制小学改为五年制,附设初中班,被称为“戴帽中学”,由于师资严重不足,教学质量很低。
本身就处于半瘫痪状态的学校,在文革十年的风雨飘摇中动荡不已,文化课教学被极度削弱。“没有统一课本,教材是毛主席语录,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学到文化基础知识。”已退休的老校长林明晔说。
辉煌记忆,连续八年全岛第一
肃清文革“旧账”后,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降临在三小的头上。1978年,琼山县将琼山县小学(即现琼山三小),和灵山“五七”小学、红旗中心小学,一并定为县级重点小学,加强了人员配备,抽调有经验的教师前往任教。
与另两所小学相比,三小的优势在于,其位处琼山县府城镇中心,校址就在琼山县委县政府百米开外,有优越的师资力量和优质生源。1982-1990年8年时间,琼山县小学考入海中的升学人数连年居全岛第一,一时间无人能及,这期间还发生了颇有意思的“抢印现象”。
三小教务主任薛才统说,“因为教学质量突出,本校很多教师都被调去参与教育大纲的编写和考卷的编题工作,琼山县小学日常普通的习题都炙手可热,每逢期中期末考更是不得了,全岛各地的小学前来争抢印刷三小的习题卷子,门庭若市,琼山三小也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走上了高峰。
晏公庙一直静守着琼山三小的岁月流年。到1980年代后期,小学生们全部已在新建的楼房里上课,三小教师的办公地和宿舍区仍旧设在晏公庙。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