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中国股市不仅连创新低,更成为投资者持续大幅亏损、清仓离场撤资的一年。年内不仅有总计126万户A股账户清仓不再持股,而且证券资金账户也锐减2500亿元,超过半数股民亏损。一系列数字反映出中国股市持续低迷带给投资者的伤害,也成为A股市场难引增量资金的一个重要原因。
A股投资者清仓126万户 “弹药”锐减2500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末,年内共有126万户沪深A股账户完全清仓,不再持有股票。
回顾2008年四季度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A股市场也曾经经历过一波投资者撤离股市的冲击。从2008年8月初至2009年2月初,半年内沪深A股共有167万账户清仓离场,而在这一时间段内上证指数从2800点附近最深跌至1664点,A股市场经历了多年来少见的“股灾”。
与当年的惨淡景象相比,2012年的A股市场也出现相似境况。截至12月4日,上证指数年内最多下跌21%,126万清仓的账户成为股市下跌的注脚。业内人士指出,股市连续下跌与股民撤出形成恶性循环,两者相互作用,形成越跌越卖、越卖越跌的市场趋势。
与之相对应的是,股市不仅没能在2012年迎来增量资金,更是由于市值缩水和资金撤离,账户结算资金锐减2500亿元。中国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证券账户结算资金余额仅为5602亿元,较6月初最高的8103亿元下降了2500亿元左右。
东兴证券副总经理银国宏和广发证券总裁助理王新栋等券商高管认为,卖掉下跌的股票导致现金缩水,以及投资者将资金转出股市,都是股市“弹药”年内大幅减少的原因,这种大趋势在当下愈演愈烈。
股价连创新低高管套现600万买房 中小散户却是炒股返贫
股民撤离股市的背后,A股却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二元化”结构,上市公司股东、创投基金投资人以及公司高管暴富机会依然不减,与二级市场股民高比例亏损和不得不割肉清仓形成强烈对比,市场中“撑的撑死,饿的饿死”。
据证监会介绍,截至2012年9月底,今年以来参与交易或持有股票的自然人投资者中,约有53%的投资者发生实际或浮动亏损。
与此同时,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上市三年后股价创新低,股民长期持有收益为负;中国石油上市5年后股价跌去逾八成更让“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成为“笑谈”,中小投资者炒股返贫现象明显。
和中小散户炒股返贫的惨状相反,不少上市公司原始股东却在2012年熊市中还能赚得暴利、购置房产。
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中的红日药业两位原始股东,股份解禁后套现逾1800万元,5年大赚40倍。年内股价连创新低的巨龙管业董事刘国平,在10月通过大宗交易平台转让所持的57.2万股,累计套现624万元。刘国平在随后出具的《本人关于违规减持公司股票自愿接受处罚的报告》中表示,“出现‘窗口期’交易的原因主要是,解禁之前已经有置换房产的打算”。
65%上市公司给股民回报不如银行利率 过去十年买啥都赚只有二级市场亏
股价的下跌,不仅使得股市表现和投资者资金动向形成恶性循环,同时部分上市公司分红甚至不如银行存款,也让股市存在结构性缺陷,未来对增量资金的吸引力难以提升。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组织的一项统计显示,近10年间我国有65%的上市公司给予股民的回报还不如同期银行利率。华生的这份调查显示,2001年6月14日沪深股市共有上市公司1108家,除去25家因被大股东吸收合并退市等外,以1083家公司计算10年来的股价以及送转股和现金分红,若投资者在2001年6月14日买入持有到2011年12月20日收盘,则买入其中534家公司将亏损,另外有166家的收益低于同时期的一年期存款滚存利息,只有362家有高于存款利息的正收益,这其中还有114家是经过重组和资产注入取得的。真正靠自身发展取得高于存款利息收入的上市公司仅有248家,占当年全部上市公司的23.4%,不足四分之一。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过去十年,绝大部分和中国经济增长相关的市场都有相匹配的回报。一些人通过购买房子分享了经济的成长,甚至买了一些纪念币、邮票、古董等都一样可以分享经济成长。如果十年前在美国或者香港市场购买了中国指数,一样可以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但是只有在中国证券市场的二级市场上没有创造回报。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全国所有券商证券账户结算资金总额一直是下降趋势,未来股市如果继续下跌,靠什么将原本购买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的资金吸引过来?
从最新的每周开户数据看,A股市场已经连续6周的单周新开户数在10万户以下,与2009年顶峰时单周近70万户开户相比,显示出明显的“后劲不足”。
相关链接:
70岁股民因买200股亏损 每日给上市公司打电话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