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几乎人人都在使用手机电话,网络购物、刷卡消费等也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让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这些表面上看去十分正常的消费活动,却往往存在个人信息泄漏的安全隐患。
个人信息泄漏无所不在
近日,本报报道了台胞庄先生在海口持银行卡在身,却被他人在深圳持伪造银行卡刷卡消费诈骗近30万元的事情。海口警方有关负责人表示,像庄先生这样被人伪造银行卡诈骗的案件并不多发,可因为个人信息泄漏而遭诈骗的案件却时有发生,近期市公安局网警支队破获多起网上个人信息泄漏引发的诈骗案,其中一些诈骗案的个人信息泄漏者是网络后台管理人员。
网络销售信息牟取暴利
本报曾经报道过龙华警方破获的一起诈骗案,租住在美兰区的一名大学学历的女子利用帮助朋友办理信用卡额度升级业务,持对方身份证及复印件,更换了对方信用卡密码诈骗走信用卡上的10多万元。
海口网警部门在办理一些网络诈骗案件时,也发现有人专门在网上售卖他人个人信息。今年上海警方在办理一起信用卡诈骗案时发现,犯罪嫌疑人用于作案的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均购于互联网,由此发现一个非法出售个人信息的犯罪群体。办案民警深挖案件线索,查明有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机动车主信息、学生学籍信息及大量企业信息等被非法销售,通过网络以每份信息60元到200元不等的价格购买,再以150元至300元的价格将获取的信息贩卖给下家,从中获取非法利益。
立法保护信息安全是好开端
海口警方在对辖区发生的各类诈骗案件统计示意图中,显示网络诈骗案件已占29%,此类诈骗案呈逐年上升趋势。海口网警负责人认为,利用当事人家庭成员信息等实施诈骗的案件近年来多有发生,嫌疑人往往利用当事人对家人生命和个人财产安危担心的心理,诈骗钱财。
据了解,目前我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项法律尚未出台,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具体内涵尚缺乏清晰界定,难以具体操作。全国人大常委会12月24日将审议“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对许多个人信息频遭泄露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