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日自今日起,伴随中国公民走过28年岁月的一代身份证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截止目前,身份证换代工作仍在进行中,而从今日起,部分大中城市户籍派出所将试行为首次申领和换领、补领身份证的公民增加登记指纹信息。中国身份证换代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这项工程也折射出社会管理的创新。
身份证换代仍未结束 多地出台便民措施
根据最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2013年1月1日起,一代居民身份证将停止使用,这就意味着在各个场合都将无法使用一代身份证,需要出示身份证才能办理的业务,都将只认二代身份证。无论一代居民身份证是否还在有效期内,都将被视为无效。
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明确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一代证。
从2004年正式开启身份证“换代工程”以来,由于人口数量大、人口流动等多层原因,二代身份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经历了较长的过渡时间。目前,全国已完成了集中换发二代证任务,有超过11亿人领取了二代证(16周岁以下公民自愿申领居民身份证),为全面停止使用一代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止目前,虽全国基本完成“换代”工作,但仍有少数人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此群体主要是老人、外出务工者和偏远地区群众。各地公安部门提醒身份证换代尚未完成的居民,加紧办理二代身份证,并且为了方便群众申、换领居民身份证也出台了便民措施。
据悉,多地将法定60天的制证周期缩短至30天以内,针对考试、社保、出国等急用的人开启“绿色通道”,进一步压缩制证时间。另外,相关部门还为福利院智障人员、孤老上门办理拍摄居民身份证照片和办理换证手续。
如若遇到紧急情况,没有二代身份证的居民还可到户籍派出所办理临时身份证。据了解,临时身份证在3天内便可办好,有效期为3个月。
部分大中城市试行登记指纹信息 将逐步有序推进
在2011年10月通过的新规中,要求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二代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这一规定自出台以来便备受关注。从今天起,在全国部分大中城市户籍派出所先期试行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
2012年以来,公安部门已对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并完成了采集设备研发选型和系统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对尚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公安部门将继续制发不含指纹信息的居民身份证以及临时居民身份证。到2013年12月底前,争取全国城乡户籍派出所都能达到受理登记指纹信息居民身份证的标准。
公安部表示,此次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只针对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或者换领、补领身份证的公民,已经领取的尚在有效期内的二代证,可以正常使用。登记指纹信息增加的成本将纳入各地财政预算,不另外收费。
据悉,指纹信息的添加极大地提高了人证同一性认定,也便于相关机构通过机读进行认定工作,并在金融机构清理问题账户、落实存款实名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指纹信息与身份证的配套,能有效防范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以及伪造、变更居民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有利于更加快速、准确地甄别持证人身份。
警方介绍,公安机关采集、传输、存储包括指纹信息在内的公民个人信息的信息系统,仅限于在公安机关内部运行,而且采取了严密的安全保护措施。身份证中登记的指纹信息为数字化的指纹特征点,无法还原成指纹图像,能够有效保护公民的指纹信息安全。
另外,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第19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个人信息的安全系数。
“换代”折射社会管理方式创新
媒体报道称,身份证从无到有,从第一代到第二代,方寸之间浓缩的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
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曲文勇认为,从“一代证”到“二代证”的转变,标志着中国人口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方便群众生活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都有重要意义。
二代身份证新增的芯片技术的应用,承载个人信息的完善,则使社会管理的精细化成为现实。二代身份证的出现意味着社会信息系统的完善,政府将整个社会纳入规范的科学管理之中。
天津市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张宝则义认为,身份证从“第一代”过渡到“第二代”折射出的是中国社会管理方式的一种创新。第一代身份证的出现带有更多的试探性和过渡性,第二代身份证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社会信息系统的完善,政府将整个社会纳入科学管理中,人口管理通过网络化、数字化的处理,在信息采集、数字整理的基础上进行。
此外,专家表示,未来的身份证在发挥身份证明这项基础作用外,将要与个人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挂钩。信息全面化、卡证合一等将是身份证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关链接
元旦起第一代身份证将停用 您办二代证了吗?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