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海口便出现一种别样的热闹,餐饮大排档、服装夜市、清补凉、烧烤、水果摊……几乎大街小巷都能见到。据海口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市夜市摊点约500个,种类繁多,其中以餐饮大排档为主,海口的大夜市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城市管理需要如何规范夜市,市民有什么样的期盼,海口晚报从今天起推出《关注海口夜市摊点》系列报道。
海口网1月14日消息(记者李传华 实习生郭雨鑫)据了解,目前我市夜市摊点约500个,经营点以居民集聚地附近的二、三类道路为主,也有一些在城市主干道经营。这些夜市摊点有小部分是以疏导点名义审批的,如海垦路八一新村服装夜市、南沙路南沙广场服装夜市、金盘金来宫服装夜市等。绝大部分没有经过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审批。海口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最近专门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并归纳出夜市摊点的“六宗罪”。
无证照或证照不全
1月4日晚,记者在世贸一个夜宵摊点采访时,问他有没有相关经营执照,这位摊主反问记者:“摆个夜宵摊要这些东西干什么?”
据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几乎所有夜宵大排档都无《食品卫生许可证》或《营业执照》,经营者无《健康证》,甚至一些摊点是流动摊点,用手推车来当店面。
设备简陋操作不规范
同样在1月4日晚,记者在海垦路看到,不少夜宵摊点都是“一个板车一灶台,几张桌子摆起来,一桶清水反复用,生熟食物混乱摆”。
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夜宵大排档的食品大多数裸露在外面,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而且夜宵大排档的烹调也在大街上进行,很不卫生。盛食品的器具也极不卫生,盛餐用的都是塑料袋或者一次性餐盒,均对人体有害,并且污染城市环境。
污染环境影响市容
1月5日清晨,记者在滨濂村路口看到,这里一片狼藉,垃圾遍地,一位环卫大姐告诉记者,这全是头天晚上夜宵摊点留下的。
据了解,海口几乎所有夜宵大排档的垃圾都是随地乱扔,纸团、蒜皮及掉下的食物等扔得满地都是,没有及时清扫,污染了路面,给环卫工作造成很大麻烦。即使有垃圾桶也很少有人主动把垃圾扔进去。特别是烧烤摊点,烟熏火燎,污染空气,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和周边环境。另一个特点就是遍地油污,这些油污不仅使街道乌黑不堪,而且难以清理,不少摊主就将用过的油直接倒在地面上。即使清洁工清扫干净,但地面上油渍就像脏衣服上的顽固污渍那样难清除,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食品安全卫生无保障
前不久,记者的一位朋友下夜班经过南亚广场附近的夜市时,在路边买了一个鸭脖子,结果吃后上吐下泻,高烧不退,连夜送往医院救治。
据了解,目前夜宵摊点用“垃圾肉”“地沟油”等不良食物,但难以检测。另外因设备不完善,食品保管不好,容易变质,人吃后会对身体健康有害。
占道经营影响交通
海垦路本来就窄,但一到晚上,夜宵大排档就陆续开始营业,这些大排档主一般都在路边支起炉灶,摆出桌椅,基本上将人行道“霸占”,有的甚至占去半边马路,食客就坐在马路中间吃东西,令过往司机烦不胜烦。
据了解,夜宵摊点对交通的影响不止一点,除夜市摊点自身占道经营之外,不少前来吃夜宵的市民也将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这让原本就拥挤不堪的道路更加拥挤。
扰民现象严重
滨涯路有一家夜宵摊点,设置在金山小区居民楼下,每天晚上喧闹声不断,吵得附近居民整晚无法睡好觉。
据了解,一些大排档为了生意,根本不会顾及是否扰民,有的大排档经营到凌晨两三点,整晚喝酒猜拳等喧闹声一直干扰着市民睡觉。
相关链接
海口夜宵摊问题多 政协委员献策划定区域规范管理
无序开放监管难 海口夜宵摊只管赚钱不顾环境卫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