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20日,由北京大学信息学院高层培训中心主办,博雅总裁俱乐部承办的北京大学“博雅论坛--金融大讲堂”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经济学家郎咸平在会上作了主题为“世界金融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演讲。
郎咸平在演讲中预言,2015年中国制造业将会遭遇空前困境。他表示,今天的中国经济形势正在遭遇冰火两重天。所谓的“冰”是指实体经济不景气、股市楼市低迷。而火,体现在高档楼盘、豪车、高档奢侈品、高档古董艺术品一片火爆。
郎咸平认为,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制造业危机和产能过剩危机。他表示,中国一直以制造业大国自居,但在产品研发、渠道物流、关键零配件这三个重要环节上,却没有话语权,导致中国并没有掌握最关键的定价权。
郎咸平指出,由于没有产品定价权,中国制造业利润过低,而且面临着税费过重、资金成本太高、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的三大困境。他表示,随着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中国劳动力优势成本快速上升,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此外,郎咸平分析表示,中国制造业除了经营环境恶化外,还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他指出,随着金融海啸和欧债危机的爆发,外贸需求大减,加剧了国内产能过剩,制造业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郎咸平大胆地预言,“2015年中国制造业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而如何解决中国制造业危机?郎咸平提出了发展“智慧产业”的建议。郎咸平说,很多人只知道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没听过智慧产业。美国就把智慧产业当做第四产业。这些年,美国通过智慧产业革命,全面拉抬了制造业效率,已经取代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
郎咸平举例说,美国的智慧产业革命已经悄然实施了10年,这10年里,美国制造业的产值提升超过50%,工人工作效率提升超过20%,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8%。相比之下,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贵,而效率没见有多大提升。长此以往,中国的制造业对于美国将没有太多优势。
郎咸平认为,智慧产业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出路。只有把智慧产业引进去,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提高利润,才能解决中国制造业危机。
-------------------
“影响深、压力大、见转折。”
1月23日,国新办召开的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用这三句话描述2012年工业经济。
在他看来,中国经济的积极因素正在集聚,经济运行已呈现缓中见稳迹象。从数据上看,去年前三个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1.6%、9.5%和9.1%,四季度回升到10%,支撑了GDP7.8%的增长。
10%无水分
今年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期增长目标为10%,对于这一目标的设定,朱宏任强调,这个速度是预期性、指导性的,考虑了年工业经济运行环境可能的变化,又考虑了与国民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衔接,也考虑了工业经济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特点。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
“从各方面的分析看,实现工业平稳较快增长,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外需短期内难有大的起色、内需增长也受到多重因素制约的大环境下,要没有水分、实实在在地完成这一目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朱宏任表示。
同时,我国工业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潜在增长率放缓,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工业预期增长目标适度回调,重在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引导到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上来。
据朱宏任介绍,2012年我国工业生产对出口的依存度从2007年的40%左右下降到了25%左右。从2012年的情况来看,全国外贸出口增速大幅度回落,对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认为,中国经济乐观情绪开始蔓延,由于大宗商品的“去库存”已经基本进入尾声,同时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未来的两个季度内中国的经济增长态势会呈现加速趋势。
虽然当前我国工业通信业发展的总体形势出现了企稳回升,但有效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矛盾相互作用,长期问题与短期困难相互交织,问题依然突出。
由于工业增长的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出现了持续回落,在经济快速增长期间,形成的生产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加剧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
十二部委指导兼并重组
对于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朱宏任解释称,并非完全是市场因素所导致,还与体制机制、发展方式、管理方式等密切相关。
“由于能源、资源、土地等要素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到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也还不够明确。目前,投资审批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行业准入管理也不够健全。”朱宏任表示。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国务院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小组12家成员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和农业产业化共九大行业。
这九大行业的共同特征,即规模经济效益显著,但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能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大企业,从而引发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突出问题。
今年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苗圩部长在工作报告中表示,将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对钢铁、船舶、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风电装备等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通过消化、转移、整合、淘汰等措施,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
当日的发布会上,朱宏任强调,在兼并重组中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其内涵就是兼并重组不是由政府实施“拉郎配”,把企业硬捏在一起。
“政府要营造公平的环境和提供服务,去除阻碍兼并重组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一些地区在涉及到本地区企业兼并重组的时候,制度上有一些不利于跨地区实现兼并重组的文件,一定要清理、废除和废止。”朱宏任说。
相关链接:
中国制造业“危”中有“机” 部分外企仍加码中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