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月27日消息(记者 杨杰 任锦雯)“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近几天来,又一个热词横空出世,就叫“光盘”。与“舌尖上的浪费”不同,这是一个相当讨喜的词语,号召大家“吃光、喝光、打包光,不浪费一粒粮食”。
这些天来,没有哪个话题受关注程度能比得上抵制铺张浪费,这一现象自然也成为今年两会上,诸多委员、代表们建议进言的焦点之一。而在本报所特别开辟的“微话题”栏目中,诸多网友针对“年终聚会”“舌尖浪费”展开激烈讨论。
微博热议:“光盘”行动必要,但勿流于形式
在海口网(www.hkwb.net)“微话题”交流平台上,昨日话题“舌尖上的浪费”一经公布,便吸引了众多网友跟贴讨论。
微博博友纷纷表示,大力开展“光盘”行动势在必行。“@最爱说句心里话best”表示:有人质疑严禁公款消费、严禁奢侈浪费影响到拉动内需、影响餐饮、娱乐业的发展,影响服务业以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多为贪腐官员,是严禁公款消费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对禁令很不习惯。但是,直接受益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广大市民百姓。严禁公款消费,抵制铺张浪费势在必行。
而博友“@若善爸爸”显得有些失望:说好的公司年会也取消了,觉得矫枉无需过正。严禁奢侈浪费不等同于禁止聚餐。所以,单位聚餐可以进行,但应把握前提适可而止。
而“@特立独行的猪”则开门见山认为:无监管的奢侈浪费和一刀切的所谓“节俭”,本质上并无区别。
不仅是预订数量大幅缩水,很多饭店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订潮。“最近经常接到退订宴席的电话。”滨海大道一家星级酒店中餐部工作人员透露,最近该酒店已开始主动给之前预订酒席的客户打电话,询问是否有临时变化,“就是担心客户都集体退订,饭店损失太大了”
“现在预订集体餐的全是私营企业,事业、公务员单位的一桌都没有,全都提前退了。”满福隆酒楼负责订餐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样的确可以狠刹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的不正之风。不少单位聚餐,一般都是公款消费,浪费多少都不心疼。而私营企业多是自掏腰包,浪费现象相对少些。”很多市民对此普遍叫好。
海口不少餐厅遭遇退订潮
岁末年初,本应是年会、商务宴请高峰,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我市不少餐厅2013年却没迎来类似往年的火爆生意,不少已预订好的生意最近几天也遭退订。
“往年临近春节,一般是提前1个月才能预订到本月的宴席。而现在,只要提前两三天说就可以。”海甸五西路上一家连锁餐饮店负责人表示,“2013年公司、单位聚餐的数量确实比去年同期少了很多。比如说本月的3桌以上的集体订单,目前为止是128桌,而去年同期的这个数字是214桌。”
饭店试水“分盘制”“半份制”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餐饮企业义不容辞。多想些好招妙招,引导顾客树立节约意识,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让浪费的现象越来越少。”连日来,海口市部分餐饮企业已经行动起来,采取主动态度和有效措施,和消费者一起抵制餐桌浪费。
26日,记者走进海秀路上的省军区迎宾馆,在二楼包厢中,一桌客人面前每人摆放着一个小盘子,桌子上也见不到任何菜肴,“每上一个菜,服务员都按人数分到每人的盘中,令人头疼的浪费现象有效解决了。”负责人表示,杜绝浪费,灵活经营很重要。“以前我们都用12寸碟,针对集体聚餐我们推出了7寸碟。试行分盘制后,厨房严格按顾客预订就餐的人数配料做菜,比如排骨,上菜时每人一小碟,每碟里只有一块,客人基本上都能吃掉。”
此外,不少餐饮单位还推行了“半份制”。在人民大道上的壹加壹饺子馆,前来就餐的林晓和朋友有些犯愁:两个人点了3个菜和1盘饺子,但是担心主食会吃不完又不方便打包。“没关系,先生,我们这里可以只点半份,或者您还可以选择不同口味的各来半份。”那顿饭,林晓和朋友吃得很满意,“饭菜很丰富,最关键的是按需取量,减少了浪费和打包的不便。”
此外,记者在不少火锅店、自助餐厅注意到,很多店还坚持着一项退菜制度:如果顾客点的菜吃不了,可以按原价退掉。这样,既减少了顾客的支出,更减少了浪费。同时,餐厅服务员在顾客用餐之前都会进行“按量取餐、勤拿少取”的提示,一旦发现肆意浪费的现象会进行口头提醒,剩下的食物如果超过规定重量,要收取象征性的惩罚费用。
代表委员建议:建立长效机制 力推创新模式
针对“舌尖上的浪费”现象,省人大代表彭京宜直言:必须建立“四位一体”的长效机制。“现在反对浪费已经形成了空前影响,要巩固成果须要建立‘权利、义务、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四位一体的长效机制。”要做到零违规,就是要让违反规定的人必然承担责任,惩罚并不在严厉而在于在规定面前人人平等。
与餐饮行业打交道25年的省政协委员韩业礼认为,对付铺张浪费、公款吃喝等现象除依靠严刑重典外,餐饮企业要从具体的落实上创新模式。他表示,目前海口不少餐饮企业开始试行的“分盘制”、“半份制”等创新举措,有效避免了铺张浪费,应大力提倡。
今日微话题
蔬菜获称“绿色猪肉” 菜价何时低位运行
近来,几条关于蔬菜价格的新闻让诸多家庭主妇颇为头疼:一是由于之前持续受到低温阴雨影响,海口蔬菜价格越来越“热”,不少蔬菜已进入4元时代,10元钱只能买2斤大葱;二是我市年缺口蔬菜量12万吨以上,这也成为了海口菜价“高温”不止的始作俑者;三是菜价不断走高的同时,不少菜农却因为成本过低不愿意种菜。因此,“拿着最低的工资,吃着最贵的菜”现象,短时间内还难以完全解决。
由此,很多海口网友创造出“绿色猪肉”这个词,来表达对菜价高的无奈,“虽是蔬菜,但价格有时却和猪肉不相上下”。在无奈的同时,大家不断发问:蔬菜价高已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既然找到了不少症结,比如菜贱伤农、种植面积小、需大量从外省进岛等,为什么不对症下药呢?比如提高菜农的蔬菜收购价、扩大种植面积、兴建蔬菜冷库等。
面对“肉价即菜价”的长期现象,您有何意见或建议,今日“微话题” 邀您来开腔。我们将带着您的宝贵观点走进两会会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探讨解决之路。
参与方式:
1.登录海口网首页(www.hkwb.net)进入2013海南两会专题,在“两会微话题”栏目,即可参与当天话题讨论。
2.发送您的观点,至网易邮箱:serena473@163.com。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