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1920~1995)
偶一回顾,缠缚至今。
作为周作人研究者,自谓对小说“眼界还不错”的散文家止庵先生从25岁就邂逅张爱玲小说,晚来一时技痒,忍不住总编《张爱玲全集》。随着《小团圆》内地版由南海公司引入,一时激发张爱玲热,他从此难得消停,所到之处,屡屡邀谈《小团圆》。众人戏言,在沪“外滩讲坛”与马家辉对谈《小团圆》,不妨视作止庵收口之作。
张爱玲最好的长篇小说
《中国经营报》:满城尽说《小团圆》,我等难以免俗。但读过之后,感觉有些失望,个中滋味,真像有人说的:以为是《红楼梦》,最后却是《孽海花》。但是,好像目前你对《小团圆》评价颇高。
止庵:我觉得失望是源于大家对《小团圆》作为张版《今生今世》的期待,就等着看张胡对质,但张爱玲这个人就是这样,大家这样想,她偏偏不这样,所以以胡兰成为原型的邵之雍到了一半才出场。很多人看《小团圆》都没坚持过三章,觉得闷,人物形象也不深刻,看不下去,但其实这是必须的。就比如开篇港大生活这段,很多人觉得那么多人名,形象都不深刻,让人不明所以然,其实我想这也是张爱玲故意营造的疏离效果,当时她的同学对于她而言都是一些名字,朋友都算不上,知交更无。没有这段漫长的情感荒漠作为铺垫,那么直接就写遇到胡兰成,这个小说格调也就下去了。
福斯特说“国王死了,王后死了”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伤心而死”是情节,而《小团圆》则是“王后死了,而国王很早就死了”,很难说清楚《小团圆》是什么故事什么情节,它本质上是一个现代小说,我们期待张爱玲写的那种小说,她从上世纪40年代其实就不愿意写了。
《中国经营报》:你说《小团圆》是现代小说,但是看了《小团圆》,恰恰可以感觉就是张爱玲是“写实派”,她几乎所有写作素材、乃至细节无以不是亲身经历,这还是属于比较传统的方式吧?
止庵:之所以说它现代,是他的叙事方法。而我们说张爱玲伟大,第一是她的身世,她的出身很显赫,她的祖父是张佩纶,曾外祖是曾国藩,她母亲的祖父黄翼升是长江七省水师提督,即使她后母的父亲也做过民国总理,而且她的感情生活也非常有特点,但是大部分作家的感情可能只是在燕山和荀桦之间,可谓天造地设;第二她有天才,能够写下来。第三,是她能够由此对普遍人性有认识。所以,张爱玲的小说人物都是在关注、寻求支点,比如白流苏,她是在丈夫死了之后寻求一个名分和出路;而王佳芝的行为其实不是为了革命,当她已经为了暗杀和同学发生关系,她只能以此为支点继续下去,直到发现易先生爱她这第二个支点时,她又为此放弃了第一个指点;而盛九莉是张爱玲人物中最复杂一个,因为她一直在寻找支点,但是都没找到。
《中国经营报》:那么其实小说家都应该这样,比如你前面谈到的鲁迅。
止庵:可以这样说,所有关注人类命运的优秀小说家都在关注人的支点问题,因为这是人最基本的东西。鲁迅曾经写过《明天》中写单四嫂子的所有生活重心是宝儿,孩子其实就是她的支点,孩子死了之后单四嫂子生活也崩溃了,但是因为那时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鲁迅最后还是写她还梦见了孩子。鲁迅后来说本来是不想写最后单四嫂子梦见宝儿,但是他为了积极向上的因素还是写了,但是张爱玲不会,连这点希望都没了,所以在鲁迅的《明天》和张爱玲小说之间都存在一种支点。鲁迅《立论》里面讲一家生了个孩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这孩子将来要发财”、“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 “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这其实可以看做三种不同的作家,张爱玲就是第三种作家,中国就最缺这样的作家。
张爱玲要的人生
《中国经营报》:你说过张爱玲刚好遇到胡兰成时候小说风格有了变化,《小团圆》可谓张爱玲忏情录,堪堪三段情,那你怎么看她和邵之雍、燕山、汝狄的感情呢,或者说盛九莉。
止庵:我们就小团圆说小团圆,就盛九莉说盛九莉(笑),从这段感情来看,最没感情的可能就是汝狄那段,写道那段也和堕胎有关,这是一个不好的隐喻;而情感最强烈当数邵之雍那段,但是这是畸形之恋,当时她22岁,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因为年龄等等各方面差别太大;按道理一般人都是先找燕山再是邵之雍,但这对于张爱玲就平庸了,所以燕山那段,其实是一个对邵之雍感情的补偿,就是一种两小无猜的初恋的感觉,但是最后燕山因为九莉不能生孩子抛弃她,其实这段感情打击也最大。小说最后九莉梦见邵之雍拉着她的手成一条直线进屋,旁边还有很多小孩,这其实也就是她的一种心态,她其实希望她和他之间的关系是正常的,《小团圆》里荒木和邵之雍其实是一个对比,荒木那么爱他的中国情人,而邵之雍也可以的,但是没有。
《中国经营报》:说起张版《今生今世》,其实我看还不止,《小团圆》一出来,很多人都忙着找谁对应谁,什么事情对照什么细节,一些八卦甚至从来没听说,但其中母女关系甚至比张胡关系更重要,而且张可能最爱不是那些恋人,而是自己。
止庵:是啊,她太薄情了,所以看谁都薄情,所以我说张爱玲是一个有病的天才,她极其自我,也很决绝甚至绝情,咱们作者就是太没病了。我们看周瘦鹃、柯灵都算张爱玲的伯乐,但是她对两人,一个是极端仇视,一个是极端蔑视,所以我们不能把她当常人,《小团圆》是情感大清算,而后来写《对照记》就温情的多,因为怨气都发完了,我曾经在宋以郎先生家看到《小团圆》的一个爱憎表,在“我喜欢”这边有她母亲,在“我不喜欢”那边列着她父亲。说到底这本书只有一个女主角,就是张爱玲自己,其他人都是配角。可谓她对自己情感的一个总清算,并不仅仅是和胡的,还有和其他人的,其中最重要的线索反而是母女关系,所以如果再要硬算,那么她妈妈可以算第二女主角。
《中国经营报》:看来阅历也许比才华重要得多,你一直强调张爱玲后期成就,但是大家还是怀念她三十岁之前的作品,而她的小说也大部分在写自己三十岁之前的人生,此后的沉浮在小说中都看不到。
止庵:张爱玲出国之后,赖雅是左派,而且坚决不要孩子,后来身体不好乃至瘫痪,张爱玲一直照顾他,最后赖雅死了,这些事情搁在一般人那边了不得,但是对于张爱玲不算什么事,所以她不写,这就是一种态度。她在纽约,据说邮箱一年不打开,大家总议论她最后很寂寞孤苦,但是我觉得大家要明白,这一切都是她自己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