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家私营企业的董事长无偿把2亿资产捐献给国家。2月7日,经济之声评论:献爱心其实可以有更好的方式。
中广网北京2月7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在中国,私营企业主中的亿万富翁,会怎么处理自己庞大的财产呢?其中有一位给出的答案是:全都无偿捐献给国家。
南京华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澎昨天做出决定,把属于自己的,私营企业性质的华瑞公司两亿资产无偿捐献给国家。
孙澎所拥有的的这家南京华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前身是南京市鼓楼街道一个名为南京防腐设备厂的小作坊,当时固定资产7万多元,外债却有30多万。1982年,孙澎当上了厂长,多年拼搏下来,如今已拥有90亩土地、5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八大系列近600个品种产品,企业资产价值超过两亿元。2003年,企业改制,孙澎成为持有100%股权的私营企业老板。如今企业发展强大了,孙澎却要无偿捐献给国家。他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这家企业的今天,致富不忘报党恩!”
话说得很响亮,捐献行为也让人心生敬佩。私营企业主2亿资产无偿献给国家的事例,值得我们探讨。
这又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励志故事,一个改革开放初期濒临倒闭的街道工厂,从临危授命担起重担的企业家,再到企业改制成为私营厂长变成董事长,如今又要把企业捐献给国家,董事长孙澎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企业的今天,致富不忘报党恩”。情感上说,知恩图报让人感动,但从当前的实际以及理智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做法是否合适?
叶檀:观察这个问题有两个角度,第一是为什么要无偿捐献出来,现在所有的新闻道都非常枯,企业的营收怎么样,前景怎么样,我觉得是值得关注的,只有彻底了解了情况,我们才能了解捐献的目的。第二,即便企业的前景非常好,它愿意捐献出来,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值得鼓励的,因为当它捐献之后,其他企业主、企业的产权跟社会之间的边界,跟政府之间的边界也就模糊了。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产权保护不利,这个做法就有了一个反例。
这件事只能是一个特例,不光是从人性来说,从制度来说都会是特例,而且是不值得鼓励的例子。企业主如果真想对社会有所贡献,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用,不一定要用这种方法。
如果捐献出去,这家私有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决策权等方面有没有办法理顺?谁又能为企业承担责任呢?
叶檀: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捐献出去的话,到底捐献给谁,如果由国资委来管理,那么还要派出一个机构,国资委派出什么人来接管,未来都是难题,这家企业未来的生存会怎么样,公司治理结构怎么样,恐怕都是未知的。
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都是我们国家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门,它们各有优势,都在为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着贡献。这家要捐出去的企业,去年上交的税款近八百万元,为社会解决就业近400人,如果将企业捐出去,把民企变成了国企,叶檀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一定要如此实现。
叶檀:现在的市场化改革是要让国企尽可能的有市场机制,如果把中小企业都改制成为国企,我们这30年所谓的市场化改革恐怕就是一个大的倒退。而且我想强调的是,对于企业家来说,对社会最大的责任,第一是生产出合格的优质的产品;第二是为社会创造税收;第三是解决就业问题;然后它还有余力的话,可以把企业做大,作出更大的社会贡献;如果还有余力,那它不妨像比尔·盖茨一样,每年固定捐出一笔钱来给儿童或贫困乡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