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坡村,小学3年级的李美珍发烧3天了,只能在家熬着。没有户籍,没有医疗保险,当地人生病大都靠自愈。
云南省开远市红坡头村,吴笑林一家在自己的棚屋前。他们一家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都没有户口,不能外出务工,只能靠种地过活,全家年收入5千元左右。当地每户人家都有好几个孩子,住简陋的棚屋,生活水平非常低。
马头坡村,王少华的土房简陋得甚至没有门窗。17岁的王少华担心自己没法出去打工挣钱而娶不到媳妇。
云南省开远市红坡头村,吴笑林一家在自己的棚屋前。他们一家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都没有户口,不能外出务工,只能靠种地过活,全家年收入5千元左右。当地每户人家都有好几个孩子,住简陋的棚屋,生活水平非常低。马头坡村,王少华的土房简陋得甚至没有门窗。17岁的王少华担心自己没法出去打工挣钱而娶不到媳妇。红坡头村,19岁的杨正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孩子跟他一样没有户口,是“黑户第三代”。红坡头村,晚上年轻人聚在一起聊天。由于无法出去打工,不少年轻人只能留在村中。马头坡村,小学3年级的李美珍发烧3天了,只能在家熬着。没有户籍,没有医疗保险,当地人生病大都靠自愈。
2013年2月24日,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红坡头村小学也迎来了开学的日子。当天,该校的86名学生得到一个特殊的礼物——他们拥有了正式的学籍,成为国家认可的小学生,开始接受9年义务教育,同时能够享受国家给予小学生的各种福利补贴。
这些在外界看来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在这里却是不可思议的进步。因为在此之前,红坡头村的人因为没有户口,无法正常上学、务工。今年,当地政府为这86名孩子办理了正式的学籍,并开始着手解决村民因为没有户籍而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红坡头村并没有出现在中国的行政版图中。即便是最新版最详细的地图,红坡头的位置也被标注为荒坡。而事实上,这个村庄在开远市市区以西仅几公里远的高山上。白天在村里可以看见城里车水马龙,晚上可以看到山下霓虹闪耀。
按照当地的说法,红坡头村是一个“黑户村”, 村里有117户人家,约600人,几乎都是没有户籍的“黑户人”。
这个村庄的村民从出生以来就无法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说是“村”,其实是一群人群居在一起的一个部落。“村里”并没有村委会,村民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没有医疗社保,结婚领不到结婚证。村民没法出远门,没法考学,没法进城打工、没法到银行存钱、没法考驾照。
不久前一名村民在山下骑摩托车遭遇车祸身亡,因为无证驾驶,被判负全责,没有获得任何赔偿。而死者父母去领遗体还费尽周折,因为他们没有身份证,无法证明自己是死者的家人。
在开远市周边的山顶,像红坡头村这样的黑户村还有好几个,如马头坡、平坡头等,官方称之为“自发移民”。
据2011年底,开远市政府公布的“开远市自发移民情况”显示,开远市目前有自发移民1328户,总人口6519人。开远市自发移民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金学称,人口统计的时候,有些自发移民“戒备心强,或者干脆躲起来”,因此,这个群体的真实人数远高于调查数,估计超过1万人。在整个云南省,像开远市这样的自发移民现象并不罕见。
根据当地官方调查,这些“自发移民”绝大部分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周边省份及昆明、曲靖、昭通等更加贫瘠的山区迁徙而来,在城市附近的山区落脚,开荒种地。长期与原籍脱离,又无法入籍当地,使得这些“自发移民”和他们的后代失去了户籍。
家住昆明的陈利女士,是最早关注开远黑户群体的民间公益人士之一。10年来,陈利在这些黑户村先后修建了4所小学,共有200多名孩子在这4所小学读书。现在当地政府给孩子们办理了正式学籍,让孩子们可以下山读初中,甚至走得更远。这些变化让陈利欣慰许多,如今学生的学籍问题解决了,但她最担心的问题是教师留不住,4所学校共有9个老师,这些老师都是陈利个人聘用的,连代课老师的名分都没有,工资待遇不高,流动性很大。不过这个问题,对红坡头村这样的“黑户”村来说,只是众多亟待解决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相关新闻:
迁户口时被写错姓名 抗美援朝老兵成黑户(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