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8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题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记者发布会。中共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是在什么基础上走在一起?政协委员如何真正参与决策?……卞晋平、姜力、邵鸿、吴先宁、甄贞五位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应答记者提问,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回顾中国人民政协成立6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卞晋平说,中共和八个民主党派在上世纪40年代共同反对独裁、反对外来侵略和反对不民主统治的斗争中,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
“我们不仅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而且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卞晋平强调,是政治主张上的共同愿景、要求和诉求使中共和民主党派走到一起的。而彼此间信任则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在一个统一、富强、民主、自由、繁荣新中国的基础上。
资料显示,长期以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充分参与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中,参政议政,就国家发展、民生改善等多个层面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十一届全国政协就开展专题提案协商会58次,数量增长较大。
民革中央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先宁委员在回答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情况相关问题时介绍,民主党派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覆盖面广,内容涉及改革开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各层次,“参政议政各有侧重、各有特点。”
吴先宁特别指出,民主党派地位超脱,没有利益搅合,参政议政是一个有组织的行为。因此参政议政通常产生三层次效果:落实、重视以及引起关注。
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委员则结合自己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实际指出,民主协商越来越深入到政府决策过程中,包括政策调研、制定以及重大立法的出台、政策创智、制度建设等。
而且政协委员关注的问题越来越集中在政府决策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上,也都具有前瞻性。这位女性部委高官还介绍,如今政府部门在采纳意见时会协调相关部门统一研究工作方案,这说明政府部门对政协委员意见的重视,也说明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从诞生之初起,协商民主就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烙印”,姜力在答问时说,它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也彰显出中国社会良性运转中,观点竞争、利益碰撞之后凝聚的共识。这份共识,也让所有中国人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期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