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事干,一天到晚就是打架上访,现在不同了,十多支文化队伍,天天都开开心心的,什么愁事都没了”。仅一年时间,通州区宋庄镇瞳里村就组建了上千人的“农民艺术团”,由一个“上访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文艺村”。
上千村民参加艺术团
宋庄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出了名的艺术聚集地,瞳里村就位于宋庄镇。“这么得天独厚的位置,要是不发展文化都可惜了。”村支部书记陈振忠说,瞳里村有常住人口23000人,“以往大家一天到晚就是打架上访。去年3月,村里开始组建文化队伍,没成想,村民们都抢着报名”。
没多久,腰鼓队、合唱队、舞蹈队、声乐队……十多支文化队伍就组建起来了,成员达到上千人,有本地村民,也有外来人口,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4岁的孩子,规模之大全国少见。
“以前,每天除了做饭,大家伙都闲着,现在可不同了,早上爬起来就来训练,中午回去吃个饭,下午接着来,比上班都准时。”陈振忠说,艺术团请来了强大的教师队伍,村民们的学习热情也持续高涨,如今不仅能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而且还多次在公开场合进行专场演出,在区里、市里频频获奖。“今后,文艺队还要争取走出国门呢”。
文艺队让身体更健康
走进瞳里村,到处洋溢着喜庆。这边的敲锣打鼓刚停,那边的扇子舞就舞起来了。65岁的韩淑青老人参加了舞蹈、腰鼓、合唱好几个队伍,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老人告诉记者,她是跟着孩子来到北京定居的,孩子毕业后在北京工作,自己就在瞳里村买了房子安了家。“不瞒你说,我有心脏病,以前每年都得住院,但是自从参加了文艺队后不仅不住院了,就连药都停了!”老人开心地告诉记者,健康最大的“秘密”就是“运动加心情好”。
“我老伴现在被返聘了,还没正式退下来,等他退下来,我一定把他也拉过来,一起加入文艺队!”
煤矿工实现了“音乐梦”
别看是村子里的文艺队,可人家学的玩的可是样样都有,除了传统的文艺项目外,西洋乐器也被搬到了村里。
萨克斯、贝斯、小号、大号、长号、圆号……七八个人组成的管乐队正在练习,一旁一个姑娘高声伴唱,那架势一点不亚于专业队伍。
玩贝斯的何凤梅今年55岁了,“学了半年终于学会了,退休了给自己找点乐!”何凤梅笑着告诉记者,她退休前是辽宁抚顺的一名煤矿工人,孩子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她也跟着来京安家。
“年轻时就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可惜那时候没条件也没时间,没想到老了却实现了音乐梦想!”何凤梅说。
再建八千平方米活动中心
瞳里村目前的活动场地有:老年活动中心、演出排练室、辅导培训室、健身娱乐厅、儿童活动室、多功能小剧场、演出厅、室外文体活动场地等。
“但这些依旧满足不了需求,以后队伍还会越来越大,大家需要更大的场所。” 陈振忠说,今年村里打算再新建一个8000平方米的瞳里文化活动中心,“这个中心会适宜中老年人、青少年、儿童、妇女、残疾人等多种人群开展文体活动”。
陈振忠说,如今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已确定落户宋庄,首期预计于2015年投入使用,“借着这个东风,村里还要继续发展文化,今后争取成为‘电影村’,让村民们也过过当演员的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