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
海口广播电视台都市娱乐频道制片人、党支部书记丘航亮,这位从军营走出的新闻工作者,把摄像机当成自己手中的“枪”,以38岁的人生旅程交上了一份电视新闻工作者敬业奉献的答卷。
38岁,人生最为璀璨的时节,有多少美丽的梦等待着实现?可如今,他在等待捕捉下一个精彩画面的路上,停下匆忙的脚步,去弥补这些年来缺少的休息,只可惜期限为永远……
“如此韶华竟早去,天上可有好节目;一生拼搏只因爱,人间早留郁金香。”3月13日,在丘航亮遗体告别仪式上的这副挽联,既是对他工作态度的真实评价,也是对他深切思念的真情告白。
痴人阿亮:最后一天连续工作14小时
面对同事劝阻,他说:“再等等吧,我没事。”
或许太痴迷自己的电视工作,敦实帅气的丘航亮脸上永远挂着阳光笑容,身上仿佛都有使不完的干劲,为此大家都亲切地称他“阿亮”。
同事们忘不了阿亮最后一天在台里忙碌的身影:3月2日早上8点半,阿亮准时赶到台里,因为由他负责的节目必须在当天完成节目录制与剪辑。上午9点,一切准备妥当,阿亮召集节目组成员与两位节目嘉宾进行节目录制,录制持续到上午11点左右,阿亮一直在演播室的导播间进行切换台操控。
期间,他曾跟同事说头有点痛,并出现轻微呕吐现象,同事们劝他休息一下,他不以为然地说,“把节目录制完再说吧。”节目录制完成,来不及休息,他又与节目组同事谈下期节目的录制准备情况。
晚上9点,频道总监常何约阿亮等到海甸岛谈工作,到达后谈了不到十分钟,阿亮突然出现严重呕吐、站立困难,随即被紧急送往市人民医院,后确诊为脑溢血,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终因病情过重,于3月10日19时10分永远离开了他一生痴爱的电视新闻工作岗位。
阿亮有高血压,春节前,妻子舒军请解放军301医院海南分院的专家为他做了检查,专家嘱咐:血管老化,已非常危险,稍不注意就会倒下。之前,家人、同事都劝他要注意身体,赶紧休息,可阿亮一直搁不下工作。频道总监常何回忆说,面对大家的劝阻,阿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频道困难,再等等吧,我没事。”
痴人阿亮:从“门外汉”到首席摄像
师傅说:“追求梦想的路上,他没有想过停歇。”
今年2月28日,阿亮被世界女子高尔夫锦标赛组委会确定为首席摄像。然而,3月7日在海口观澜湖度假区开打的第二届世界女子高尔夫锦标赛,却没等来阿亮报到,只有一张属于他的还没来得及用的工作牌。
娴熟权威,这是高球界及众多电视同行对阿亮摄像技术的评价。谁曾想到,初进海口电视台的阿亮却是一个连机器都不知道怎么开的十足“门外汉”。
1998年从部队退伍后,阿亮本可以跟着在广州或海外的亲戚去“商海”赚取更多的钞票,生活轻松悠闲,但父亲支持他“去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最后以司机身份进入海口广播电视台工作。
“他一见到摄像机就着迷,总想摸一摸,每次外出拍片子,总是抢着扛机子”。曾为阿亮的师傅、现为海南电视台频道总监的杜军至今还记得阿亮那着迷的样子。一次拍摄完回到办公室,看他实在想学,就给他画了一张摄像机的构造、功能、使用简图,让他好好琢磨。没想到,第二天,阿亮竟然“上手了”,原来,他琢磨了一个通宵。阿亮的悟性和干劲让杜军心甘情愿当了师傅。
后来,阿亮有事没事总爱往拍摄现场跑。在摄像师累的时候,他总会不失时机地接过机器过把瘾。杜军忍不住问他:“为什么对摄像机那么痴迷?”阿亮竟孩子般笑了:“摄像师,才是成为电视人的标志,就像在部队里,战士手中要有枪一样。”
2002年,阿亮终于扛上摄像机,成了一名记者。不久,他就担纲《海南故事》摄像任务,足迹踏遍全省18个市县。整整4个月,做了100期节目,阿亮没有回过家。有一次去保亭,采访黎族钻木取火,他不顾山蚂蝗的虰咬,赤脚短裤在山沟拍摄,连续几天几夜呆在深山里。等他下山回到家门,胡子拉碴,脸上因太阳暴晒脱皮,一圈黑一圈白,家人差点认不出来。
2007年,《海南故事》获得海南省十佳广播电视优秀栏目,他与杜军获得了海南省委宣传部颁发的“文艺宣传特别奖”,领奖回到台里,阿亮一手搂着杜军的肩膀,一手举着获奖证书,笑嘻嘻地说:“哥,苦吗?累吗?值!”
据介绍,近几年来,由阿亮与同事拍摄制作的专题片及栏目共获得奖项30多项。他与同事合作完成的《千年时光古盐田》获海南省电视新闻二等奖,《迟暮的舞者》、《走进黎歌村》、《黎族龙被》等评为中国广播电视彩桥奖,《黎族乐器》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记录片三等奖。
“阿亮是一个永不知疲倦的人,就像足球场上的‘李铁’。我欣赏他这样的人:活着并快乐着。”7年前,杜军在自己出的一本书中这样描述阿亮。知徒莫如师。今天,杜军终于知道:“在追求人生梦想的路上,阿亮一定累过,只是他没有想过停歇,一直像个待命的战士,等待去捕捉下一个精彩的画面。”
痴人阿亮: “挂彩”拍完高球赛事全程
同事说:“他把设备看得比身体还重要。”
扛上摄像机的阿亮就象一名携装上阵的战士,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只有向前,从未退缩过。
2004年,为拍摄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海南故事》,海口广播电视台拟选派记者随渔民出海前往南海拍摄专题片,考虑到阿亮的身体,加上渔船颠簸、路途遥远,台领导考虑让别人去,谁知阿亮得知后坚决请战,“我拍这类题材有经验,还是让我去吧。”回来后,当渔民耕海南沙、维护我海洋疆土的珍贵镜头呈现给观众时,引起社会如潮好评。
2011年3月,在海口观澜湖世界高尔夫锦标赛场,球僮驾电动车带着阿亮追赶一位明星球手,至拐弯处因车速过快,阿亮连人带摄像机一起被甩出车外。阿亮将摄像机紧紧抱胸前,机器丝毫未损,但他的手臂、背部、腿部却大面积擦伤,血流不止。即使这样,他仍坚持拍完全程后才处理伤口。
2012年8月,在拍摄《高球岛》节目时,阿亮为了拍出最佳效果,蹲在球手左前方安全位置拍摄,不想球手将球打偏,小白球重重砸到他肩膀上。“不能影响节目播出”,他简单地处理后继续拍摄。工作结束后才发现整个肩膀又红又肿,抬一下就钻心地疼,敷了近一个月药膏才痊愈。
海口广播电视台制作部的同事说,台里一遇到大型直播和录制活动,无一例外地都邀阿亮当外援摄像。2012年3月,海口金岛音乐节拍摄蔡依林演唱会的当天,天上下着倾盆大雨,当时阿亮是主摄像之一,为了保护摄像机,他把同事送来的雨衣全部裹在摄像机上,自己则冒着大雨操作将近5个小时。
拍摄结束,落汤鸡般的阿亮抱着摄像机上车,小心翼翼揭开雨衣,机身一滴水都没沾。“他把设备看得比身体还重要”,阿亮对摄像机的呵护让同事们感动不已。
痴人阿亮:把爱分给电视人
徒弟说:“我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好大哥?”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阿亮把对电视工作的痴爱延伸到对电视台、对同事、对同行的关爱上,在栏目及各个部门遇上难题焦急上火的时候,他就是“消防员”;在同事同行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主动伸出温暖双手。
由于电视台工作的特殊性,为保证市民能正常收看电视节目,近三年来,阿亮没有请过一天病假,每逢节假日他都主动提出上班,大年三十、初一他主动值班,把团聚的机会让给老家在外地的同事。
阿亮同事陈小羽记得:一次,因录制节目现场观众人数不够,赶紧打电话告诉阿亮,一会儿功夫他不知道从哪里就找够了观众。大家都把他当成了栏目组的“消防员”。其实,阿亮岂只是栏目组的“消防员”,全台30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留下过他的身影,小到修电脑、连接网线,大到大型节目录制、频道经营,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阿亮从没推辞过。
父亲看阿亮工作辛苦,专门给他买了一辆不错的小车,除了上下班用,阿亮经常开自己的车采访外拍、为栏目联系业务、接送兄弟台同行。频道总监常何开玩笑说:“别人都是公车私用,就你私车公用。”阿亮却笑着说:“频道困难,我的车好,接人长面子。”
“这么多年来,大家接受他的帮助都习以为常了,如今他不在了,大家都觉得他太难得了……”《高球岛》制片人徐滔哽咽着说,每年快到年检的时候,他都会提醒她,“你的车要车检了,把钥匙给我。”
阿亮一手带出来的徒弟、编导李仕友办公桌就在阿亮的后面,小李习惯了进办公室先叫一声“亮哥”,现每天看到亮哥空着的办公桌椅,小李就伤心流泪。小李说,毕业刚进台里时,钱经常不够花,都是亮哥给接济,衣柜中的大部分衣服都是亮哥掏钱帮他买的,亮哥为了帮他省房租,还腾出自家用于出租的空房。“不要租金,还包吃包住,我实在不好意思,就拒绝了。”
就在出事那晚,阿亮还交待同事:“小李还年轻,大家要多关照他”。“他对我的关照就象亲哥哥一样。”小李哭着说,亮哥对电视工作的那份痴迷,无疑成为他最钦佩的人,拍节目有什么想法,半夜还打电话给亮哥,“作为一个电视人,今天做不完拖到明天,那是一个大错误。”亮哥告诫的话小李一直铭记在心。
“别人都是徒弟给师傅买东西,可亮哥经常买东西送我们。”现在海口二台实习的海南工商学院大学生庄仁平说,亮哥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栏目每个人,包括实习生,送一份礼物。去年12月的一天,天气变冷,亮哥将新买的一套冬装给他穿在了身上,他当时感动得就想哭,“今后,我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好大哥?”
痴人阿亮:玩具不能亲手交给女儿了
妈妈说:“他扛摄像机肩膀都紫了,现只能靠你们帮他完成电视啦!”
在阿亮妻子舒军眼中,丈夫跟她在一起的时间还没有跟摄像机待在一起的时间多。当初恋爱时,她就向自己的好姐妹杜军的妻子抱怨过,可姐妹转达的都是他对人如何如何好,这样一个爱事业口碑又好的男人,怎能不值得托付终身呢?
曾为医疗工作者的舒军知道阿亮的身体状况,经常劝他“不要拼命了,我们不靠你养家。”春节前还特意找来朋友劝他,刚开始几天回家还算早,可之后又依旧。工作起来就把什么都给忘了,时间忘了,带在身上的药也忘了吃。“他太爱他的事业了,我能理解他……”舒军抽泣着说不出话来,
李宛泽与阿亮同在一个节目组共事多年,阿亮常对李大姐说,他因工作忙愧对父母,愧对妻子、女儿。为了表达对女儿的关爱,不久前他专门给3岁多的女儿网购了一批玩具。现如今,玩具陆续寄到台里,但阿亮来不及亲手交到女儿的手上,就永远地走了。
阿亮的父母是归国华侨,家庭条件优越。看着阿亮每天早出晚归,母亲心痛儿子,对他说:“我们不靠你养,你回来吧,我们养你。”可把电视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阿亮,怎么舍得放下自己的工作呢。为了支持阿亮全心工作,父亲退休后,全职当起了他的“后勤部长”,给孙女洗衣服、接送上幼儿园,全包在身上。即使阿亮累倒送进医院的当晚,因阿亮的手机打不开,这位可敬的父亲还四处找电话,联系台领导帮阿亮交接工作、代请假。
阿亮病逝后,海口电视台与省、市记协的领导一道上门看望慰问他的家人。丘母拉着台领导的手说:“阿亮啊,他扛摄像机肩膀都紫了,我用热毛巾给他敷,他不听我的……他走了,不能再为台里工作了,只能靠你们帮他完成电视啦!”在场所有人闻听无不动容。
“晴雨不休,爱岗敬业,倾一十四载心血,铸海口广电榜样;风雨难测,地崩山摧,别三十八年人寰,是新闻业界楷模。”海口广播电视台送别阿亮的挽联也是他短暂人生的真实写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