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台火化炉边上就是林长青工作的地方。
站在火化炉入口处有灼热的痛感。
海口网4月3日消息(见习记者 傅紫堃 摄影报道)“担心亲朋好友忌讳,并不会主动说出自己的职业,逢年过节也很少拜访亲友,平时也习惯了不主动和人握手……”今天,记者来到海口市殡仪馆,面对面“神秘”的入殓师。
“这是我的工作,可以说我见惯了生和死,但是每当看到痛不欲生的逝者亲人,我还是替他们感到难过,也为逝者感到悲伤,但我能做的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逝者最后的尊严”。殡葬监察员、入殓师林长青说,“近年来,这个职业开始为人所知,但外界依然有很多不理解,干这一行经常会被排斥,我希望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
冥河的摆渡者 给逝者最后的尊严
记者见到林长青时,他正在清理一位逝者的骨灰。偌大火化厅站满了早已哭肿了眼睛的逝者亲友,他们泪眼朦胧得看着林长青将亲人遗骨从火化台上的杂质中捡拾出来,大大小小一片一片地放进一个鲜红的布袋里,然后将袋口仔细扎好,郑重地放进一个檀木骨灰盒里,合上木盖,展开一方红布将骨灰盒盖起。林长青抬头问了一句:“哪一位抱着?”人群中走出一个目光因痛苦而涣散,面容因悲伤而憔悴的青年。林长青庄重地端起木盒,交到他的怀里。
“通常一具遗体的火化至少需要一个钟头,我的工作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将逝者遗体从冷藏库中起出,为他们仔细清洗、换上寿衣、整理妆容。”最多的一次,林长青曾一天为15具遗体做过这样工作,“经常会碰到一些非正常死亡的情况,遗体残缺程度各不相同,尤其是头部和面部受伤的遗体,我刚开始见到时也很惊恐,并且处理的难度也很大。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处理好伤口,巧妙掩盖残缺,使他们看起来从容、安详。”
不轻易走亲访友 处对象女方单位曾反对
入殓师这一行业,尽管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认可。但其工作内容的特殊,依然令许多身边的人讳莫如深。林长青说起自己刚入行时,接连十数次相亲都以失败告终,“人家一听是干这个的,就说有空再联系了”。就连林长青和如今的妻子谈对象时,也是一波三折,好事多磨。“当时丈母娘和老丈人都很看得开,能接受。没想到她们单位不干了,说不然就给她辞退了,好在我俩确实也喜欢对方,一来二去还是扛住了压力,领了证。”说起这个,林师傅苦笑一声,表示万幸。
对于这一行里的习惯,林长青说,“别看我在工作时很谨慎,看起来还有点诡异。但私底下和普通人的生活没什么两样”。不过,”在很多人看来我们这样的人有点晦气,所以我们一般不会主动去接触别人,比如握手什么的。碰到朋友的红喜事,我是非请不去。因为只有少数朋友知道我是做什么的,知道还请我,说明人家也不在乎。不知道的来请,恐怕就要好好斟酌了”。
呼吁殡葬行业应该得到理性认识
对于现代殡葬提倡的火葬,林长青表示,其实在海口市殡仪馆接手的葬礼中,有许多都是外地人,因为遗体不能运输,只能在这里先火化了,然后带骨灰回老家安葬。“对我们海南本地人,入土为安仍然是首选。”对于近来有“遗体在火化时血管会爆炸”的谣传,林长青强调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认为这很可能是外面搞土葬的私户们散播的谣言。为此,林师傅还特意请记者走近火化炉口感受一下,记者应允一站,一阵火辣辣的灼伤感令人难挡。林长青说,火化时炉内的温度大概在1300℃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血管爆炸是不可能的事”。
早上8:00至下午4:00,遗体清洁、更衣、美容、火化。这就是林长青一天周而复始的工作,尽管外界对殡葬行业还有很深的偏见,“但却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除了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我们也只能做好自己分内之事,让每一位逝者走得从容,走得有尊严”。林长青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