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患者的肯定
“有点苦闷,门诊快两个星期了,没病人啊,年轻面孔的中医难道不能看病吗?”近日,名为“无锡三院中医科wang”的网友发微博吐槽。从该网友的资料介绍中了解,他叫王文远,1982年出生,中医学博士,是无锡三院中医内科的医生。80后中医博士发微博求患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他的困惑
中医博士门诊遇冷仍坚持理想
2011年7月,王文远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毕业后来到无锡三院,按照惯例他先到院内各专科病房轮岗。今年3月起,他到中医科坐诊。
记者在医院中医科门诊看到,王文远诊室对面是中医科另一名五十多岁的医生,病人来了两边一看,都是过门而不入,直接去对面了。“我刚到门诊上一个月,病人不熟悉我,认为中医要找老的好。”屡次遭遇这样的尴尬让王文远很郁闷:作为医院第一个中医博士,却竟然乏人问津?“当初轮岗结束后选择定岗时,我有机会去其他专科,但是考虑再三,我还是选择了中医科。不过,王文远仍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我不想荒废自己多年来所学的中医知识,我会坚持下去!近期我们还将对门诊病人进行电话回访,了解他们服药后的情况。对我来说,最可贵的就是患者的一句肯定。”
他的榜样
29岁的同事已是患者口中的名医
在无锡三院共有五六十名中医,其中一半以上是80后年轻面孔。他们基本上与王文远有着同样的困惑。然而,也有一人例外,他就是中医科副主任苏强,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年仅29岁的他如今已经是患者口中的“名医”。
“看苏强的门诊要预约的,上次我没预约等了一下午也没轮上。”不到三十岁的患者马小姐说,最初是听家人介绍后来找苏强问诊,“我每天晚上兴奋不想睡,但到早上七八点犯困,因为要上班,白天就靠喝咖啡和茶强打精神。第一次来把脉后,苏强问我是否颈椎不好,有便秘、痛经等症状,这些之前我都没告诉他,是他搭脉搭出来的,所以我就信了。”吃了半个月左右的中药马小姐感到身体状况明显改善,昨天再来找苏强复诊继续巩固。
据了解,苏强平均每天的门诊量超过六十人,最多时达八十多人。他甚至忙得连中午吃饭也顾不上,一拖再拖到将近一点,才把凉了的饭热热充饥。他告诉记者,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王文远的经历。2011年7月到中医科上门诊,起初也是门庭冷若,直到一年多后,患者明显增多,日均门诊量达四十人左右。作为同龄人眼中的“榜样”,苏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要经得起挫折,同时享受学习和交流中医知识的乐趣,让自己和患者的身体更健康。
行业现状
人才青黄不接,患者认知存误区
几名科班出身80后中医都向记者反映,他们最迫切希望能跟周边的名老中医临床学习,积累实践经验。然而,四五十岁年龄段的名中医稀缺,没人带、青黄不接已经成为80后年轻中医们成长的一大障碍。
“病人多不多?年纪大不大?口碑好不好?这是大部分病人判定中医好坏的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年轻中医的确没有优势。”一位从业多年的中医认为,现在西医比较吃香,中医相对处于弱势。
“现在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存在误区。”苏强说,有些病情复杂的患者受地理、费用等限制只去就诊一次,但中医很难一次调准,需要几次不断调整。但患者不清楚,所以才会出现“名中医有名无实,中医无用”的说法。此外,再加上社会上有一些假冒名老中医忽悠患者,使得中医的生存环境更为艰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