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本报记者在京独家专访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这位60岁的外交家笑着说:“我名字中的‘昌人’两字,是为纪念中国武昌的辛亥革命而取的!”
木寺大使说:“1952年10月10日我出生时,父亲正担任日本中央通商产业省的钢铁制造业专家职务。他有感于相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成立才两三年,但已显现出令人欣喜的活力。父亲对中国辛亥革命历史比较了解,知道10月10日是‘武昌’首义之日,于是就给我取名为‘昌人’,以作纪念。”
记者问:“您有去武汉的打算吗?”“当然有!”大使回答,“我来北京履职才三个多月,只去过天津和博鳌。我希望能早点去武汉,看看武昌那里遗存的辛亥革命纪念物。”
木寺昌人的到职备受关注。他说:“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善、扩大和强化日中友好关系。为了强化扩大这种关系,我愿更多地支持日中之间开展的各种交流活动。”他表示,自己正在致力于促进日中两国关系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尽管前面还有很多困难,但他有信心为之不懈地努力。他期待两国人民能共同担当起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的重担。他说,“日本外语指导等外国青年聘用项目(JET),邀请了中国各省市的77位青年人,他们将于4月10日启程赴日交流。这些青年人就是增进两国关系改善与发展的文化使者。”
大使回顾起前两天他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情景时说:“博鳌亚洲论坛本年度的执行主席是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我与福田康夫是好朋友,他邀请我前往博鳌。我认为博鳌论坛举办得很成功。”
对于有报道称他是“低调现身博鳌”,木寺昌人说:“我不是低调现身,而是在频繁地与中方重要官员深入接触。”大使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叠名片,这些多是中国各省省长的名片,其中不乏湖北、湖南、江西、海南等省省长。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