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红灯更多时候是一种从众心理,少一个带头人,就少了一群人。
4月9日起,北京重点整治“中国式过马路”,对带头闯红灯的行人罚款10元,非机动车罚款20元,均为现场处罚。此举一出,立即引起全国各地民众热议。所谓“中国式过马路”,核心其实就是一句话:“不管红绿灯,不管斑马线,凑够三个人就可以走。”这个名词的火爆多少让人有些无奈。在各地相继对“中国式过马路”开刀时,海口的情况如何?市民对此又如何看待呢?
“没车了就可以走”
10日上午,记者走访文明天桥、青年路、西沙路与南沙路等多个信号灯路口,发现红绿灯对行人的作用并不大。
中午12时许,文明东与青年路交叉口,人流量和车流量都非常大,一名交通协管员吹着口哨,挥着手中的小旗帜,提醒路人不要闯红灯。
“总是这么乱闯红灯,出了事谁来负责?”交通协管员冲着旁边几个路人喊。但是,这几位路人像是没听见一样,继续往前跑,有几位还面带笑容。
一位中学生对记者说:“闯红灯没事,左右看看,没车了就可以走。”
就在记者和学生交谈时,一位送快递的小伙子骑着电动车从等候左转的车辆前穿过,停在直行和左转车辆的缝隙中。紧接着,几位行人也跟随这位小伙子陆陆续续穿了过去。
交通协管员拦住了几位试图闯红灯的行人,但是,还是有人趁交通协管员不注意,迅速跑到马路对面,交通协管员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半个小时过去了,不断有行人闯红灯,但无一遭到现场执勤交警的处罚。“行人和非机动车只能靠现场管理,现场罚款操作起来有难度,目前还是以教育为主。”一位执勤的交警说。
相比行人,电动车、摩托车闯红灯的现象更为严重。文明东路与和平南路交界处的十字路口,不少骑摩托车、电动车的市民在这里根本不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随意横穿马路。记者在现场逗留约10分钟,粗略估计有近百辆电动车及摩托车无视红灯疾驰而过。
市民林先生说,这些车辆在这个路口闯红灯已经成为常态,上下班高峰期尤为突出。
“想闯的人还是会闯”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发现,多数人对北京处罚“中国式过马路”并不知情。对于我市是否应该实行类似的罚款制度,受访者的意见存在明显分歧,约四成的市民表示支持,另约六成的市民则持反对意见。
“乱闯红灯就应该罚款,不罚那些人,下次还是不长记性。”市民陈先生说。
“处罚重了不合适,处罚轻了不管用,还是应该以宣传、教育为主。”市民杨小姐说。
也有受访者表示,如果我市对闯红灯的行人实行经济处罚,应该循序渐进,通过媒体宣传、引导告知后,再实行处罚效果更佳。
曾担任文明交通志愿者的小张说,在他看来,虽然经常宣传交通安全,但“想闯的人还是会闯”,如果强行阻拦,可能会发生更多摩擦。他坦言,早晚上下班车流量大时,路口为保证机动车通过,行人等待信号灯的时间会延长,此时就会有等不及的行人想闯过去,交警和协管员只能尽量挡在行人面前。“绝大部分行人还是会配合工作,对个别闯红灯的人,还是应以劝说、教育为主。”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网络上的讨论十分火热。不少网友认为,现行的交通法规将行人确定为弱势群体,虽有规定行人也要遵守交规,但无论行人是否违反交规,一旦发生车祸,机动车都要负责,这就注定部分行人会理直气壮地闯红灯。甚至一些网友认为,要根治“中国式过马路”,只要规定行人违反交规被车撞了要自负全责,一个月就能见效。
今年以来,四川、安徽等地开始对行人闯红灯行为集中查处,并处以5元至50元的罚款。记者从市交警部门了解到,对闯红灯的行人是否实行罚款,目前我市尚无规定,“还是以劝阻和教育为主”。
“主要还是对严重违法的行为进行处罚,主要针对机动车,对于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一些轻微违法,只能进行教育。”在文明天桥执勤的交警张先生认为,比起机动车,行人和非机动车非常不好管理,尤其是行人的违法行为,“电动车违法还可以扣车,行人违法很多时候没有办法管理”。
据介绍,对闯红灯的行人执行处罚,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警力有限,行人和非机动车秩序维护大部分是靠交通协管员,而协管员没有执法权,因此处罚权最后还是要落到交警身上,但交警人力有限,不可能对每起违法都进行处罚。二是处罚需要有强制的手段。比如机动车违法处罚,可以让驾驶人出示驾驶证、行驶证等,可以扣分,但是对行人和非机动车处罚,如果他们说没带身份证、没带钱,交警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据悉,我市从3月20日开始,对全市各大路段的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交通环境大整治。交警部门提醒,行人应遵守交通规则通行,如果违反交通规则发生事故,也将负相应责任。
海南大学经济学教授王毅武坦言,对行人闯红灯行为进行处罚,执行难存在客观原因,一是警力不足,民警在疏导交通的同时,还要肩负交通秩序维稳工作,工作压力大;二是交通参与者素质不高,群众意见大,执法有矛盾。他说,处罚并不是目的,希望市民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
如何引导行人按信号灯行走,王毅武表示,治理“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更是一道社会管理题,如何以规则引导文明行为,不是靠罚款就能一蹴而就的,这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