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4月18日消息(见习记者 吴丹丹摄影报道)第二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将于19日正式开幕,许多作家学者均携新作亮相。4月18日下午2时,韩少功最新长篇小说《日夜书》媒体见面会暨现场签售会在海南省图书馆举行。
韩少功,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原海南省文联主席。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比较著名的作品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刻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自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暗示》后,韩少功十一年来没有再推出新长篇。也正因此,他的最新长篇小说《日夜书》备受期待。
关于内容:重审知青岁月
《日夜书》通过几位50后从知青年代到转型时期的人生轨迹和恩怨纠葛,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和时代的变迁。小说的聚焦点是性格、情感及价值观的冲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后知青”官员、工人、民营企业家、艺术家、流亡者等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用他们各自的一生回答了时代的精神之问。
这部作品是知青一代的精神史。以大眼界诊断时代,以大悲悯直指人心,剑指当今社会的道德危机和知识危机,鞭挞“去道德化”和“去实践化”,具有社会广角与人性深度的心灵书写。编辑评价此书灵动的言表与深刻的思辨自然融合,是当代文学的独步标高之作。
关于书名:时间的漫长感
“我给这本书起的第一个书名有点小资,后来换成《日夜书》,更加大方一些。”
韩少功说,这是知青的故事,书名不能太“花枝招展”,于是舍弃了第一想法。出版书名中有“日”有“夜”,在加上最后的“书”字,颇有“书写日夜”之意。慢慢品味,还能体会出时间的漫长感。
关于知青:值得记忆的一代
知青,是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经历过知青岁月的韩少功,对那个年代有着很深的体会。对于80、90后来说,知青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只能从书籍、影视中了解相关背景。因此许多知青文学作品都在还原当年知青的生活,而《日夜书》则重点描写知青的当代命运。
“时间上从文革到改革,空间上从城市到农村,当代知青的时空变换是很大的。因为经历过动荡,知青年代才更值得人们记忆。”韩少功说。
读者感触:做人与写作都很正直
当天,许多书迷都在现场买下新书并请韩少功签名。还有粉丝要求韩少功在新书上写上一些特定的话语,韩少功一一满足。
陆胜平是韩少功的“老粉丝”,他用“正直”一词来评价这位名家:“首先是做人很正直,是位让人尊敬的人。其次写作也很正直,他的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用故事、人情来征服读者,切近现实,而且有深度。”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