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在微博上批评某文学报刊“新批评”专刊,认为其刊登的李建军批评莫言的文章“已经越过文学批评的底线”,是纯意识形态的思维,“文革”式的语言。批评必须专业在行,出发点是与人为善。见一个灭一个不叫文学批评,叫“毁人不倦”!(《新华每日电讯》4月19日)
程永新的微博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学批评的边界在哪里的争论,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代文学批评现状的思考——文学批评到底病在哪里?在报刊杂志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批评文章,批评的对象几乎也是被大家认可的作家,每次看到这样的文章,笔者心中就有一种“相煎何太急”的愤慨。每一个成名的作家,他们都写出了确实优秀的作品,虽说带着作者的感情色彩,但在当时,总有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有文章自身的价值。
回顾莫言获奖的那一刻,笔者非常激动,为我们祖国出现了这么一位走入国际的“作家”深感自豪!不仅仅是笔者,全国上下,都在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欢欣鼓舞,都沉浸在一种“扬眉吐气”的巨大的喜悦中。莫言的作品被疯狂抢购,那一段日子,莫言几乎比明星还受推崇,莫言在民众之间,成了“时代英雄”。
当事人李建军指出,莫言的小说在渲染人性恶的一面,不能提供给读者一种生活的启示和方向。那么,笔者心中也有疑惑,为什么他就不能站在国家的立场,站在那么多因莫言而激起斗志的学生的立场,去挖掘莫言作品中好的一面,去引导读者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呢?非要毁人不倦吗?莫言的作品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多读者,日本、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最为突出,在海外颇具影响力。批评莫言,就是给自己一个响亮的耳光,就是对中国文学的否定。如果真是站在文章的立场上,那么笔者认为,直接与莫言“剖心置腹”、“促膝夜谈”,做真正的学术探讨,这样,是不是更为“坦诚”呢?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中国优秀作家在成名前,都经历了长时间、非同寻常地艰辛与努力,他们靠的是实力,不仅仅是靠机会、靠时代成就了他们,他们的精神是后辈们学习的动力。前段时间,我们正在呼吁中国文化的缺失,造成了中国孩子们心灵的空乏。莫言的获奖掀起了一阵阵文学热,不管莫言的文化是否人人都能读明白,莫言的获奖,确实让更多的国人走进了文学世界,这是一个好现象,感受文学的魅力不是一时,而是一生。“毁人不倦”的结果就是加深人们对文学的偏见,扼杀国人的阅读兴趣。
诺贝尔文学奖一直就是国人心中的梦想,如今实现了,莫言的成功,是中国文学的成功,是中国人的成功,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我们都应该“保护莫言”,“保护我们的文化”,维护民族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