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业务需要,富士康在太原并不用鸿海名号,而是注册为鸿富锦工业太原有限公司(下称“鸿富锦”)。基于此,富泰华太原子公司也就挂到了鸿富锦名下。
“这其实不是富泰华第一次遭遇产品不良问题。”上述知情人士说,2010年8月27日,富士康就曾因为产品的出货良率达不到苹果公司的标准而向后者赔偿8亿元:“数量不清楚,应该不少,具体多少无法统计。”
而这次,经过钟成裕的“吵架”和与苹果的协商,苹果公司没有就3月15日的“退货”要求赔偿。但由于每部手机“重工”的人力成本就高达200元,还不包括其他换部件的费用,富泰华因此将至少额外支出10亿~16亿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以垂直整合、快速海量出货而闻名的富士康,时隔两年再次出现因产品的出货良率达不到苹果公司的标准而“重工”?
在上述知情者看来,富泰华发展过快、管理跟不上是关键。在苹果产品的热销面前,富泰华也开始了“大跃进”。
2010年前后,负责代工生产iPad平板电脑的iDSBG(创新数位系统事业群)从iDPBG分离出去。彼时,iPhone、iPad等苹果产品正受到全球消费者的热捧。作为代工最核心的生产线,iDSBG、iDPBG都大力扩产线、招人手。
“那时候升职很容易,但问题是萝卜快了不洗泥,对这些从生产线成长起来的干部而言,生产线快速扩张带来的管理水平是这些‘小年轻们’的大考验。”上述知情者透露。
但更关键的是,2010年6月之前,富士康内部的稽核及QC(质量控制)部门权力极大。彼时,稽核部门只要发现产线员工不符合操作流程甚至是工作时说话,都有极大的权力影响该生产线的绩效考核,最终反映在工资收入上。
也正是这些有点不近人情的“严苛”管理,导致富士康常被外界称之为“血汗工厂”。而2010年上半年爆发的一系列员工“坠楼”事件,让此前的管理系统有了“漏洞”。
“稽核及QC部门一向权力极大,但那是以前,现在不同了。自从2010年员工跳楼公司要承受各种压力,稽核工作就开始不那么严格了。”上述知情者表示,富士康的品质流程不是全检,而是抽检。但在公司快速扩大过程中,各种管理问题层出不穷。
本报记者就此种种致电富士康。但在截稿之前,对方尚未置评。而其内部另一中层核心人士向记者确认,良率过低确实是目前郭台铭最为头痛的大事,“与这相比,投资机器人、发力光伏都是‘浮云’。”
可以确证的是,清明节过后,富泰华深圳、郑州、太原三个厂区全面停线整顿;而后,苹果公司也派人进驻调查。4月15日,富泰华才开始陆续小批量生产,在产量很小,每天每条产线1000~2000部iPhone的情形下,良率也仅有95%。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