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芦山地震发生那一刻起,信息就与灾情展开争分夺秒的赛跑,一刻不停地推动着救援的脚步。
在第一时间,信息传播的速度、规模和格局,因新媒体的全面介入而呈现出全新形态。当记者还在马不停蹄赶往灾区,网络上已经有大量信息汇聚;当震中还有一座座“孤岛”未被打通,微博和微信已成为寻亲与报平安的重要平台。震后不到一分钟,第一条微博发出;不到12小时,相关微博总数已经过亿。无论是获知还是互动,新媒体都在对灾难中的信息场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扩张与重构。
传统媒体也主动将新媒体导入自身报道形式之中。通过对新媒体发布的信息梳理,不但可以勾勒出全景式的状况,还可以发掘更多个体状态。不同网站也抛开“门户之见”,开放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如果说五年前汶川地震时,新媒体的作用还更多体现在电脑“刷屏”的阶段,而芦山地震的信息传播格局,因为社交媒体兴盛产生的能量,已经在深刻推动不同形态媒体间的融合与成长。
当信息出现的时间迅捷到以秒计算,产生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能够“呼风唤雨”的新媒体为传统媒体报道格局带来什么样的冲击与契机,也有更多观察的角度。
新媒体带来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聚合,但需要细致的、专业的整合与解读,才能真正体现全景式的视野。无数细节与个体故事的涌现,往往激起纷纷议论,传统媒体应该“挺身而出”,凭借其权威性和公信力,对公众心态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灾难事件的传播,因其突发性和高关注度而有特殊一面,但也蕴含着全新舆论格局中的常态规律,值得深入探讨。
同时,新媒体使得公众发言“门槛”降至最低,灾难事件中也会呈现泥沙俱下的传播特点。对片段的截取引起误导和过度煽情,行骗夹杂在爱心中,真伪莫辨的信息带来无谓争执和热情虚耗。不久前美国波士顿爆炸案中,社交媒体的传播链条中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某个自称波士顿马拉松的账户声称每转发一次,将捐赠1美元,被删除前已转发超过6500次……对“权威新媒体”的期待,既是新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诉求,也给传统媒体拓展空间、赢得未来带来新的机遇。
灾难来临,人们对信息的渴盼比平时更为强烈。而与信息一同传递的,还有温暖与力量。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新媒体集群,正织就了这样一张传递诸多价值的大网。同时,在传递中寻找公众言论的边界,寻找传统媒体的定位,寻找媒体融合的模式,这是和震后重建同样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