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省之初,自行车是道路上的主角。图为工作人员在海口街头维持交通秩序 南岛晚报记者徐一豪 翻拍自《海南日报》
今日的海口道路宽阔,车水马龙,一幅现代都市景象 南岛晚报记者 石中华 摄
二十五年,对一座城市来说不算长,但对海口公交司机黄国彬,意味着走过曾经属于他的青春岁月,迈入天命之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晃眼,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已过了25年,而黄国彬仍坚守在公交车驾驶座上,用车轮一圈一圈记录着海口这座城市发展的历史。
海口“老公交”司机 坚守岗位24年
黄国彬,今年53岁,海口人,祖籍广东湛江。1989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第二年,29岁的黄国彬从海口轮胎厂保卫岗调离,经过一年的学习,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在那个“喜见红绿灯,横街跨天桥”都可作为新闻大篇幅报道的年代,公交司机是令人艳羡的工作。“第一次开公交车上街,别提有多兴奋了。”回忆起旧日时光,黄国彬嘴角含笑。
黄国彬说,当初因为喜欢开车而成为一名公交司机,如今24年过去了,自己还是一名公交人,直至去年因健康原因调离公交一线,成为运钞车司机。“公交车司机是个苦差事,可一路走来,我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黄国彬说,20多年来,他见证了海南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公交人的关怀,因此是幸福的。
车型看变化:从“解放牌”到“纯电动”
作为老一辈的公交人,黄国彬对海南巨变感触最深的是车和路。
黄国彬介绍说,建省之初,作为省会城市的海口,仅有4条公交线路。而早期的公交车,清一色是“解放牌”,车况差、经常抛锚不说,车内也无电扇,更不用说空调了。车厢小也仅有10来个座位,根本不能满足乘客需求。
“由于车少人多,车上很挤,非常闷热。有一次,碰上修路堵车,一位女乘客受不了闷热昏倒了,车上热心人用清凉油给她涂抹才醒过来。”回忆往事,黄国彬仍觉历历在目,这些偶然事件从侧面反映了海南当时公交的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解放牌”换成柴油车,随后柴油车换成空调车。如今,油电混合、气电混合的公交车穿行在海口的大街小巷,更加环保的纯电动公交车也开始在海口街头出现。“以前,我们落后于内地多数城市;如今,海口的公交车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黄国彬自豪地告诉记者。
道路更通达:高速绕城转 动车通南北
对海口道路的变化,黄国彬也是了然于心,他清晰地记得,建省之初海口才三条主干道,最宽的海府路也仅双向四车道。虽然当时汽车很少,但坑洼不平的道路仍给行人车辆带来很大麻烦。“海口到定安农场仅80公里,因为路不好,开车要两个多小时,从海口到三亚要6个多小时。”
二十多年过去,城市交通发展日新月异。纵横交错的道路上,出租车、私家车川流不息;海口60多条公交线路密如蛛网,连接每一个角落;立交桥、人行天桥随处可见;绕城高速、城市轻轨畅通无阻,连接着东环高铁和环岛高速公路,使得海口与各市县不再遥远。
“现在乘坐东环高铁,一个半小时就可到三亚,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黄国彬说,西环高铁已动工建设,再过几年就通车了,到时候出行更加快捷。“听说还要建横跨琼州海峡的大桥,真希望能早日实现,到那时候,从海口到湛江,大概只需3个多小时。”祖籍广东的黄国彬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谈及跨海大桥,满眼尽是憧憬。
城市更繁华: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
除了车和路,黄国彬对海口这座城市的其他变化也感触很深。“建省以前海口几乎没有高楼大厦,在1970年代,得胜沙路一座五层楼可算是海口之最了,一度成为地标性建筑。”黄国彬说,如今海口万丈高楼鳞次栉比,越来越有现代大都市的模样了。“特别是最近十年,海口的变化天翻地覆,发展非常迅速。”
实际上,“老公交”黄国彬眼中的城市变化,只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5年来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仅交通的变化就难以胜数,据统计,建省之初,全省公路通车里程仅12816公里,且没有高速。截至2012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2916公里,高速752公里。
科学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生活一天比一天滋润。从1960年代一路走过来的黄国彬认为,幸福对每个人有不同的意义,就他个人而言,海南建省以后,自己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现在都比过去好得多。”黄国彬说,他家现在虽然算不上富裕之家,但也丰衣足食,家庭和睦,收入稳定,也就知足常乐了。(记者徐一豪)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