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5日消息,“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许多网友对此均表示气愤,大呼“丁锦昊,你要火了”。曾带队赴埃及多次的资深导游张先生表示,毁坏和私藏文物出入境已经触犯了当地法律,一旦被发现且情节严重,可能要坐牢。
据“空游无依”描述,他是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最里面一个圣殿,往右边通道、左手的石壁上发现刻字。“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的字迹),但很难擦干净,又不能用水,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今天上午,记者联系上“空游无依”,据他透露,自己是在今年5月3日到埃及旅游、5月6日在卢克索游玩时拍到这张照片的。“看到此情此景谁也没有多说,当时我们一团人都觉得特别羞愧,导游也不愿触到伤处,就带我们走了,我留存此照并发布在微博上是想提醒大家不要轻易毁坏文物,没想到传播得这么快。 ”
昨天晚上,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出现中文“到此一游”的消息引发众多网友关注。随后网友“人肉”出了“到此一游”的嫌疑人可能是一名15岁的中学生,再次引发网友们的争议。
国外旅游发现中文涂鸦
旅游编辑沈先生的微博“空游无依”昨天一下子就火了,截至昨晚8点,他已经接了30多个电话,全部是媒体的采访,“说这件事情已经要起鸡皮疙瘩了”,而家里还有一圈朋友,他就只能边接电话边开派对。
沈先生说,他5月3日跟随一个14人自驾游团前往埃及旅行,聘请了当地相当有名的中文导游“亚瑟王”。5月6日中午,他在卢克索神庙最里面一个圣殿发现的中文涂鸦。“当时导游正要向我们介绍我右手边墙壁上图画和象形文字的故事,我往左手一看,这几个中国字吓了我一跳。”沈先生说,整个神庙很大,并没有什么栏杆或者玻璃用来保护神像和浮雕,“感觉3500年的历史触手可及”。然而这也为涂鸦者提供了方便,沈先生说,涂鸦不是刻的,而像是用粉状石块类的东西随手写的。“用水应该能洗掉,但文物最怕水,我不敢,”他在微博中写道。
沈先生说,在埃及的中国人并不多,每次看到中国餐馆上的中文,都会感到很亲切,但是这次,短短7个中国字让他感到“羞耻”。陪同沈先生的导游偶尔会给各国政要做讲解,看到这一场景很惊讶,反复在念叨“怎么可以这样”,而沈先生脱口而出:“对不起,不好意思。”尽管导游表示,这是导游的错,导游应该去阻止这种行为。“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客气。”沈先生说。“当时很尴尬,导游也不再讲那一块的故事,我们就赶紧出来了。”
“到此一游”引来网友关注
沈先生说,这种旅游景点涂鸦的事情见多了。“以前也干过这种事,比如在长城,拍下那些写着到此一游的图片,回来发发微博。”沈先生说,以前的微博大多在朋友的圈子内转发4条左右,便不了了之。记者看到,去年4月份,一条描述长城上“到此一游”的微博转发14次,评论6次。
沈先生介绍,他5月10日回京之后,一直忙于工作,直到前天晚上整理照片,才想起这张照片。“就想也像以前一样,发个微博呗,”他说。然而,11点06分发出的微博,起初只有朋友表达了谴责和愤怒,然而突然间微博转发量大幅增长。沈先生估计,可能是微博名人转发之后微博被转发次数呈“爆炸式增长”。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采访和翻了4倍的粉丝数量。沈先生用“始料未及”来形容这件事。截至昨晚8点,这条微博已经被转发76897次,评论10290次,这还不包括不少网友重新编辑转发之后的数量。
网友人肉嫌疑人引发争议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刻字等行为是毁坏文物,可能会因此面临罚款甚至监禁的处罚。对于这种处罚,沈先生告诉记者,埃及确有旅游警察,但大多是为了保护游客的安全而不是限制游人的不文明行为,在旅游的开始,导游也没有告诉大家不准乱涂乱画。“在那种环境下,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谁会想得到去涂鸦呢?你会么?”他说,“埃及也没有禁止类似行为的措施。”
而嫌疑人的名字丁X昊则成为新浪微博搜索的第二热门关键词,后面注释:“丁X昊你摊上大事了。”
知名博主“辣笔小球”昨日早晨发表微博称:“查了一个晚上,终于查出来了,全国叫丁X昊的,一共7人。经过笔迹认定,这个丁X昊是南京人,现年15岁,在某中学就读,小学毕业于南京市某小学。”随后该博主还公布了丁X昊的出生日期,不少网友表示,若情况属实希望孩子和家长能够道歉。但这条微博同样引发争论,有网友表示,小丁只是一个孩子,应当保护未成年人。而还有网友表示,这次事件之所以发酵,只不过是因为“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互联网传播的常江表示,这种“国内事情不传播,国外事情大传播”的现象其实很普遍,其中既有民族主义情结的体现,也有一些偶然因素。“在结果上正义,应该也在过程上正义,”常江并不赞成通过人肉搜索发现真相。“让一个未成年人承担舆论压力,只是因为手段的非正义,是不合适的。”(来源:北京青年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