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5月27日消息(记者 吴丹丹)近期, 海口网与海口晚报联合推出了“儿童健康调查问卷”,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参与。5月27日下午3点30分,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张笃琦、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医师林海云做客“海口会客厅”,就调查所得关注最高的三类问题之一——典型性生理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据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公布的一项监测结果显示,100个儿童中有14个近视眼,有5个小胖子。儿童肥胖、营养不良、近视等问题让父母担忧不已。做客“海口会客厅”的两位医师分别就肥胖、近视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了介绍。
早餐不能省 配餐运动很重要
根据网络调查,部分家长会让孩子自己买早餐吃。这样既不能确保孩子是否吃了早餐,也无法知道孩子吃了什么。研究表明,儿童不吃早餐更易肥胖。小孩肥胖是一种营养协调代谢的问题,是脂肪积累的过程。张笃琦医师在访谈中提到,合理的三餐分配比例应是早餐占30%,中午占40%,晚餐占30%。按照这个规律吃饭,小孩不容易肥胖。
除了三餐要规律,儿童配餐也大有学问。儿童应多吃蔬菜、水果及适量的肉类,早餐要有鸡蛋、牛奶。儿童的蛋白摄入是12—14%,碳水化合物是55—65%。若换算成食物,一天的米饭大概是6两左右,肉类(包括海鲜)为100—150克,蔬菜类和水果则将近一斤。油炸食品被归为垃圾食品,是肥胖的重要原因,也是高血脂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应少食用。
另外,儿童久坐不动也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即使孩子吃的不多,若是缺乏运动,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起来,便能造成肥胖。对儿童而言,体力活动不可少。如果运动量少,再加上长时间看电视、静坐,便极易引发肥胖。
三管齐下 远离儿童肥胖
张医师说,目前应对儿童肥胖主要靠食物的调节,配合运动,同时还需对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三管齐下,便能很好的对付儿童肥胖症状。
饮食控制十分重要。儿童若有肥胖现象,家长平时要记录孩子吃了多少东西,控制饮食热量的供应,考虑用低热能食物。同时也要注意,蛋白质、脂肪、淡水化合物的比例一定要协调,维生素的补充一定要充足,儿童成长需要的能量一定要供应够。在热量的控制方面,婴幼儿每天的热量控制是600—800千卡,5—10岁儿童是1000—1200千卡,10—14岁儿童是1200—1500千卡。在热能的分配方面,蛋白质的分配热量不低于30%,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摄入量也需合理。此外,家长要引导孩子运动,让运动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张医师说,每天饭后走半小时以上就能消耗脂肪,绝对不能吃完饭就睡觉。在小孩运动过后,家长应给与鼓励,注意儿童的心理疏导。
张医师说,小孩处在成长发育时期,体重在增长,但要防止其发展成肥胖。要让孩子有良好的饮食方法,多运动,肥胖后也不提倡吃减肥药。建议孩子、老师和父母共同参与到儿童肥胖症状控制中,平日注意孩子饮食、活动、疾病预防等方面,不能只顾着给孩子补身子。
假性近视可恢复 少用平板电脑
现如今,近视已逐渐低龄化。其中,部分儿童在经过生活学习作息调节后,实力可以得到恢复,这便是“假性近视”。据林海云医师介绍,所谓的假性近视是指经过长时间近距离的读写,眼部结构性痉挛导致调节紧张,不能放松,视力出现看不清楚、模糊的状况。一般而言,假性近视无需佩戴眼镜,只需注意让眼睛得到足够的放松。因此,假性近视阶段,应加强预防措施,严格注意儿童平时用眼卫生,适当减少阅读及近距离工作时间,多做眼部按摩。
随着电子产品在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许多儿童早已开始频繁接触电子产品。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画面色彩比较鲜艳,对视觉刺激过于强烈。并且平板电脑使用时与眼睛距离较近,儿童正处于发育期,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视觉疲劳诱发近视,时间久了会出现弱视。在访谈中,林医师建议家长尽量不要让小孩接触平板电脑和手机,使用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当孩子出现看东西爱歪头、眯眼睛、经常揉眼睛、眼胀等现象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林医师说,要预防近视,儿童必须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第一,培养正确的写字、读书的姿势;第二,看书写字时间不要过于长,1—1.5小时左右就要休息;第三,平时积极锻炼身体;第四,认真做好眼部的按摩;第五,看东西时要高一点;第六,多食用有益视力的食品。
合理佩带眼镜能真正的保护和提高视力。据林医师介绍,近视300度以下可以只在看书时佩带,中高度近视则要长戴眼镜。有不少人认为眼镜度数会越戴越深,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林医师说,不带眼镜度数也会加深,甚至加深得更快。中高度近视若不戴眼镜,眼睛视物仅靠自身调节,看东西就会出现视觉模糊。
林医师建议,要想保护好视力,除了定时的休息、少玩电子产品、少看电视之外,平时要注意眼部卫生、多做眼部保健操、多参加户外运动、多吃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这些对视力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关链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