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时30分,站在上海华尔道夫酒店客房的落地窗前,92岁的犹太老人Gary Matzdorff(中文名马公达、马自达)依依不舍地将目光从外滩移开,转头看了看钟。已到与导游Dvir(迪文)约定的出发时间,他与妻子Nancy(南希)一起下楼乘车,在迪文这位精通犹太难民史的以色列记者陪同下,回到了曾经生活过十年的提篮桥地区。
这是马公达自1949年离开上海后第6次回沪探访。中国梦,上海情,始终萦绕在老人心头。
在今天上午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他表达了此次来访的两个心愿:把在沪拍摄的老照片赠予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象征上海人与犹太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寻访曾热恋过的初恋中国女友Cleo Wang(中文名不详):“Miss Wang(王小姐),侬勒啥地方?如果还能重逢,阿拉加起来接近200岁了。”
在旧居前与居民们聊天
细雨绵绵中,马公达走进霍山路54弄深处,为方便寻找,甚至没撑开手中雨伞。
终于找到记忆中曾无数次出现的那幢小屋,正端着搪瓷碗吃饭的居民周女士看见他,很快反应过来:“我在这里住了65年,听说这里以前外国人比中国人多,你大概也住过?”
一直用英语与记者交谈的马公达看见周女士,脱口而出一句上海话:“吾老早蹲了此地额。”邻居们好奇地围上来,与老人攀谈。钟先生微微弯腰,客气地与老人握手,同时猜测:“说不定有90岁了吧?”听到马公达的真实年龄,大家都十分惊讶。
寻找熟悉的老上海味道
马公达惊喜道,红砖墙面、精致拱门、拱券装饰,一切都与记忆中相同,只不过居民后来加盖了阁楼,楼下多了几个卖民族装饰品的小摊。不少人钟情于上海的都市摩登,但老人却独爱这里的旧时模样。在他的脑海中,最美的上海永远定格在曾经生活过的那个年代,不为别的,只因为,那里有他最熟悉的老上海味道。
每一次来到上海,总会看到许多变化。这一次,看到正在长高的“上海中心”,迪文的介绍令老人大吃一惊:“哇噻!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但记忆中的那些老房子越来越少,让马公达颇感遗憾。所以,即使旅途辛劳,他也会先去提篮桥一带走走,寻觅历史的味道。南希很明白先生的心情,前几天去杭州没时间乘船游西湖,在上海待了几天也无暇购物,她宁愿把更多时间留给马公达,陪他亲近魂牵梦萦的故乡。
返回酒店的路上,马公达一直凝视着车窗外。透过水气,街景蒙上一层怀旧色彩,让他仿佛打开时间隧道,回到了过去,那个最爱的老上海。
期待重逢昔日中国女友
南希与马公达感情很好,一直互称“亲爱的”。采访中,马公达开玩笑说:“我谈过一个中国女朋友,如果不是当初她离开我,说不定我们俩现在就不在一起了。”
老人口中的女友,就是曾让他惊艳的上海姑娘Cleo Wang。
1941年前后,马公达每周去永安百货楼上的大东舞厅跳舞。这天,一位年轻女性吸引了他的目光。想结识却又怕遭拒丢脸,他写了一张英文字条“可以认识你吗?”请服务生转交。纸条很快被传递回来,上面写着两个单词:“Okey Doke”。本来还有点忐忑的他,看到这句表示同意的正宗美式俚语,高兴坏了。
不久后,马公达与身着高领旗袍、高挑美丽的上海美国学校毕业生Cleo Wang坠入爱河。女孩的父母不在上海,只有一个在海关工作的哥哥,后来与马公达成了进口美国药品的合伙人。
遗憾的是,大约半年后,Cleo突然跟着一个“做石油生意”的美国大兵去了美国。几个月后,Cleo看到所谓的“石油生意”其实仅是一个小加油站,失望地返回上海,请求马公达原谅。深深受伤的马公达没有重新接纳Cleo,如今却有些怀念:“如果Cleo还健在,应该和我一样白发苍苍了吧。有生之年,还能再见一面吗?”
他不知道女友的中文名字,只记得,Cleo与同在舞厅相识的另一名中国女子Betty Chen合伙开过一家销售蕾丝花边等时髦女装的小店,地址是石门二路近奉贤路口的东侧街道。这个线索会是世纪友人重逢的锁匙吗?当年住在上海,众多好心人曾向犹太老人伸出过援手,如今他期待,再次得到上海人的帮助。
资助中国小伙感恩上海
这次陪老人回来的,是他的干儿子陈振宏,说起陈振宏的现状,夫妻俩十分骄傲。
1982年,马公达与儿子一同来上海参观。在提篮桥的街道上,迎面走来一位北方小伙子,见他们一直盯着老房子看,好奇地上前攀谈。双方谈得投机,马公达邀请小伙子共进晚餐。后来,陈振宏提出希望马公达帮助他去美国留学,马公达有些吃惊,但也开始郑重考虑这个提议,并在1984年将陈振宏夫妇都担保到美国留学,并安排他们住进了儿子的公寓。
不少朋友和家人诧异于老人之举,他将初衷解释为“知恩图报”,希望借此感谢上海这座城市当年对许多犹太人的救命之恩。从加州大学毕业后,陈振宏成为了一名电脑程序员,为了纪念与马公达一家的情谊,给孩子起名Matthew Gary Chen,中间名与马公达的名字Gary相同。
“是那些记忆,推着我一次次回家”
家乡,是每个人心头无法磨灭的印痕。容颜虽老,乡音难改。那个1939年登上来沪巨轮时稚气未脱的少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但这位满脸银白络腮胡的老人用不时蹦出的上海话证明,在沪十年,留下多少眷恋。
谈到自1978年以来的6次访沪,他这样解释:“是那些记忆,推着我一次次回家。”
上海初印象是码头号子
见面前听说,马公达夫妇对上海人特别热情。果然,下午3时,他们没来得及吃午饭,只要了两盘饼干和两杯咖啡,便迫不及待地和记者畅谈起来。回忆往事,老人的记忆无比清晰。
时光回溯到1939年,阴云笼罩柏林,犹太人纷纷逃离。4月的一天,17岁的马公达和父母、祖母乘坐梅格斯将军号来到上海。这艘著名的万吨巨轮,还搭载过冯玉祥、华罗庚等人前往欧美。
数月的航行颇为沉闷,但喧闹的公平路码头让马公达一下子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盯着码头工人肩扛重物上上下下。他随口哼出的“嘿呦嘿”码头号子,正是他对中文和中国人的第一印象。
站在卡车车斗里,他们被送到荆州路难民收容所,一所废弃校舍成为马公达在上海的第一个家。一个月后,他父亲得到朋友500美元资助,在长阳路343号租下一间小屋,一家四口烧饭、洗澡、睡觉都挤在这间小屋子里,刚逃脱希特勒魔爪的他们已经心满意足。
当过厨师开过“黑车”
马公达的父亲原是皮货商,生活殷实,在上海必须从零开始,连年迈的祖母也要自制食品叫卖。年轻的马公达干过不少工作,做过皮具公司经理、难民营厨师,还当过“黑车司机”。
那时,会说外文很有优势,马公达以每天10美元的租金从朋友手中借来一辆9人座菲亚特轿车,每天在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门口等生意,专门服务有钱的外国客人,帮助全家人在艰难岁月里维持生计。
最艰苦时,从不做饭的马公达为领到一些食物,还去犹太人难民营食堂给几千人烤面包。为了得到这份没工资的工作,马公达撒了一个小谎:“上班第一天,我说要回家取围裙,其实是找祖母紧急培训。”
摩西会堂办结婚仪式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对马公达有特别意义,因为1947年,他正是在这里(那时叫摩西会堂)与首任妻子犹太姑娘玛丽安举办了结婚仪式。随后,他们在霍山路百老汇戏院屋顶的麦司考脱屋顶花园举办结婚派对。在泛黄的老照片上,两人切蛋糕,翩翩起舞,那份甜蜜依然生动。与许多难民一样,玛丽安的母亲在上海走完人生旅程,并安息在惠民路犹太人公墓(现惠民公园)。
1949年,马公达和妻子依依不舍离开上海,前往美国旧金山,朋友们还专程为他们举办了一场欢送派对。几个月后,父母和祖母和他们团聚。在美国,他们有了4个孩子,在洛杉矶郊外有了别墅,开始了崭新的事业。不过,远隔重洋,并没有阻断思念与缅怀。马公达希望,这不会是他最后一次回家……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