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北京时间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5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在科技人员精确控制下,神舟十号飞船经过多次变轨,于日10时48分转入自主控制状态,以自主导引控制方式向天宫一号逐步靠近。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就对接准备状态进行最终确认后。神舟十号开始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13时11分,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接触,在按程序顺利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对接机构锁紧,两飞行器连接形成组合体。
自动交会对接实施期间,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值守。记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上看到,3名航天员身着舱内航天服,神情镇定地密切监视着飞船仪表盘上的各类数据和对接过程,认真执行各种指令发送操作,并通过天地通信系统,迅速准确地向地面报告交会对接实施情况。
按照任务计划安排,3名航天员随后将进入天宫一号并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记者王亮 宗兆盾)
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而在空间实验室阶段,将突破并验证推进剂补加技术、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奠定基础。预计未来两年,我国将先后发射天宫二号和货运飞船,位于海南的第四个发射场也将崭新启用,担纲重任。
天宫二号可在空中“加油”
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周建平今年两会时透露,神舟十号任务之后,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再发射货运飞船,二者发射或间隔半年。
周建平介绍,天宫二号原本是天宫一号的备份,在天宫一号已完成交会对接试验使命的情况下无需再做备份,就以此为基础研制了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这样就省下了一个飞行器,节省了不少研发成本。
作为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除做小型空间实验室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今后空间站上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验证。天宫二号将增加以前没有的推进剂补加系统,可用货运飞船把燃料输送到“天宫二号”上,就如同“飞机空中加油一样”。这就涉及到补加技术,未来空间站将长期驻留太空,给其“加油”无疑是一项关键技术,除补加推进剂外,航天员待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所需的水、食物等也需补加,这些物品将由专门的货运飞船来运输。
航天员所需将“自给自足”
除推进剂补加技术外,空间实验室阶段还需验证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当前航天员在天上所消耗的物质,大都由地面携带上去,一旦用尽,航天员就必须返回。今后情况或将完全不同,通过建立一个再生式生保系统,航天员在太空中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均能在系统内部再生利用,实现“自给自足”。
有统计显示,太空中的航天员一人一天平均需要2.5千克水、0.83千克氧气和1.8千克食物,为保持空气的清洁,还需消耗1.8千克氢氧化锂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而1千克物质从地面发射到近地轨道的空间站约需2万美元。
长期的太空飞行和空间驻留,需要消耗巨大物资,难以实现完全由地面运送,成本也相当高。因此再生生保技术是实现中长期载人飞行最核心和关键的技术之一。通过生命保障系统,可在航天器狭小的密闭空间里创造一个与地表接近的生活环境,为航天员提供水、氧气、食物等必需品及其他生命保障,并在失重条件下保障航天员健康生活、有效工作和生命安全。
货运飞船一次“送货”约6吨
如果说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那么货运飞船就是天地间运货的工具。周建平介绍,中国的货运飞船基于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的技术研发,只运货不运人,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航天专家庞之浩此前接受采访时曾介绍,虽然我国也可由载人飞船改装货运飞船,这样看起来也比较省事儿,但货物运载量就会比较小。因此我国的货运飞船是新研制的一个航天器,货物运载量将是俄罗斯“进步”号货运飞船的3倍。庞之浩还表示,在天宫一号基础上研制货运飞船,无疑可运送较多货物、增加活动空间、缩短研制周期、降低成本和技术攻关难度。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查学雷去年曾在讲座中介绍,货运飞船的作用是为未来空间站补给燃料、食物等物品,提供能源动力及后勤保障。据介绍,新研制的货运飞船全长超9米,最大直径约3.35米,重量约13吨,载重量在6吨左右。
货运飞船海南发射
周建平此前透露,海南航天发射场将在今后两年左右启用,具备发射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包括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能力。这将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也是唯一一个临海的发射场。
发射场建在海边有不少好处,一是火箭的航区和残骸落区将在海上,不会对陆地人员和建筑造成威胁;二是大型的箭体可通过海运解决运输问题,不再为塞不进火车、飞机而发愁;三是纬度低,能充分借助地球的自转速度,提高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载能力。
周建平介绍,在空间实验室阶段,海南发射场将用以发射货运飞船,在空间站阶段则用于发射空间站的舱段,包括核心舱、实验舱等。这就意味着,我国的货运飞船将在海南首飞。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