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异化”:条条大路通地产
虽然名字像是搞高科技的,但凯乐科技(600260.SH)的主营塑料管材业务愣是比不上房地产业务。该公司2012年年报显示,房地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1570万元,营业利润27796万元,房地产业在整个收入中占比高达41%。而凯乐科技的塑料管材业营业收入为94611万元,营业利润14574万元,在总收入中占比38%。
事实上,2011年,凯乐科技就在房地产业上吃到了甜头。该公司公告显示,2011年房地产在总收入中就比高达18%。当年,塑料管材业的业务规模还是地产业的3倍以上。仅仅过了一年,地产业就后来居上。
而据2012年年报显示,安徽水利(600502.SH)、厦门钨业(600549.SH)、恒顺醋业(600305.SH)的房地产业营业利润分别达到3.85亿元、5.42亿元、0.22亿元,这些企业对房地产业投入不小,回报也高。
更有些企业干着干着就变成了一家房地产企业,如市北高新(600604.SH),其主营本来是生产销售纺纱机械、化纤机械等产品,但现在则几乎蜕变为一家房企。2012年,该公司房地产业营业收入20830.97万元,营业利润11406.92万元,在整个收入中占比68%。
沪市A股上市公司中,像他们这样的“不务正业务地产”者不在少数。
建筑业携建设工程之便,进入地产业有天然的优势,不少建筑业企业都顺利转行,甚至很多知名开发商都是从做建筑工程起家的。沪市A股上市公司中,中国中冶(601618.SH)、龙元建设(600491.SH)、新疆城建(600545.SH)等多家上市公司都发轫于建筑业,又最终向地产业转型。龙元建设在2012年年报中表示,旗下杭州青山湖森林硅谷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推进项目进展,主要完成了集贤、潘山五宗地块的竞买工作。
虽然“铁公基”看似风风火火、摊子较大,但是多家“铁公基”上市公司也看中了房地产业这块香饽饽,且投入越来越大。
在铁路企业领域,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中铁(601390.SH)、中铁二局(600528.SH)三家上市公司均对地产业深度介入。2012年这三家上市公司的房地产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81亿元、197亿元、13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50.5亿元、61.4亿元、4亿元,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的地产业规模堪比大型房地产企业。
在公路交通领域,一些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由于在拿地方面的优势,也纷纷涌入地产业,如中原高速(600020.SH)、山东高速(600350.SH)、宁沪高速(600377.SH)等企业。其中,中原高速2012年地产业营业收入高达10亿元,营业利润4.9亿元,在涉足地产业的高速公路企业中其规模位居前列。此外,还有大众交通(600611.SH)、五洲交通(600368.SH)等也对地产涉足较深。
而在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如水电开发领域的中国水电(601669.SH)、葛洲坝(600068.SH)等上市公司,近年来在地产业上高歌猛进。甚至在竞争激烈的北京房地产市场,这两家企业跑马圈地的气魄,丝毫不逊于一些地产龙头企业。
而如上述凯乐科技一样,很多冠以“高科”或者“科技”头衔的上市公司,在发展地产业务方面毫不含糊,比较典型的有同济科技(600846.SH)、中炬高新(600872.SH)、方兴科技(600552.SH)等,其中,同济科技2012年的地产营业收入高达5.1亿元。
据《中国经济周刊》不完全统计,仅从上市公司来看,由其他行业转入地产业的细分行业有:建筑业、铁公基企业、科技业、陶瓷业、家具业、家电业、服装业、传媒业、旅游业、水利设施业、矿产业、物流业、水业、啤酒业、医药业、化工及化学制品业、农产品及加工业、港口业、贸易行业等,几乎涵盖了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
如雅戈尔、厦门钨业、四川长虹、南京化纤、武昌鱼等等,仅从字面上来看,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一些从事地产业的企业。
《中国经济周刊》通过华泰证券等机构,进一步盘点沪市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2013年一季报等数据发现,与整体情况相比,上述“不务正业”的企业只是冰山一角。
超1/5上市公司杀入地产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对沪市每一家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梳理,主要以上市公司2012年是否存在房地产业投资和收入作为标准,对其是否从事地产业进行了筛查甄别,从而制作出一份“沪市A股从事房地产上市公司完全名单”。
一般而言,房地产业主要分为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其中住宅地产包含销售、租赁、物业管理,而商业地产包含公寓、写字楼、商铺、酒店等业态。因此,凡是涉及上述领域并在2012年形成营业收入的即算入这份名单中。
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关联密切,但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这两个产业是不同门类。在《中国经济周刊》的统计中,严格以是否从事房地产业为标准,如果一家企业只从事建筑业,而并未从事地产业,就不纳入该名单。
另外,在房地产业的上下游,比如上游的土地开发领域和下游的建材领域,也进行了严格区分,比如会筛查从事土地开发的企业,这些地块最终用于哪一领域,是“铁公基”等公共项目,还是房地产开发。当然,前者不在榜单之列。
统计发现,在沪市944家A股上市公司中,总共有201家企业投资于房地产开发,比例达到21.29%。其中,地产业务营业收入前10强依次是:保利地产(600048.SH)、中国建筑(601668.SH)、金地集团(600383.SH)、中国中冶、中国中铁、中国铁建、首开股份(600376.SH)、建发股份(600153.SH)、金隅股份(601992.SH)、华夏幸福(600340.SH)。
201家从事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中,有保利地产、首开股份、万通地产(600246.SH)、华远地产(600743.SH)等明星房企,但也有一大半的上市公司,原定主营业务并非房地产业,并且曾长期从事其他主营业务,但后来逐渐进入了地产开发行业。
一位地产分析师表示,就上市公司从事房地产业的比例来看,20%的企业都从事这一行业,这一比例无疑是最高的,没有哪个行业像房地产业,能吸引各类资金这么大的关注。
而深市上市公司的这一比例也不低。统计显示,股票代码从000001到000100的数十家A股上市公司中,就有高达30%左右的企业从事房地产业,其中就有全球地产巨头万科地产(万科A,000002.SZ)。
这仅仅是直接进入地产业的上市企业,事实上,房地产业在上市公司中的版图远远不止如此。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多次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房地产业对经济的牵涉面较大,其关联产业不下于60个。
据《中国经济周刊》梳理,在沪市上市公司中,与房地产关联较大较直接的板块主要有建筑、装饰、家具、电器、银行、水泥玻璃等建材业、民用机械工程、钢铁、制造业、钢结构业、数量在100家左右,即沪市中,房地产业的辐射面超过30%。
另外,如青岛海尔(600690.SH)、美的电器(000527.SZ)这样的上市公司,尽管自身不涉及地产,但其母集团下属的地产企业(海尔地产、美的地产)却是做得风生水起。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