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各地的高考“状元”们再度成为坊间备受瞩目的“明星”。恢复高考30余年来,一拨拨的高考状元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但时过境迁,当人们回忆起当年的高考“状元”时,却发现大多数“状元”早已淡出了人们视线。昔日那些高考状元们,现在他们在哪里?他们是否如人们期盼的那样,成为社会的精英?又或者褪去光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南海网阳光岛社区最新一期的“城市话题”近日推出的专题《海南昔日高考“状元”今何在》引发网民热议。
在专题中,网民“北归雁”提供了一份自己搜集的《1977年—1998年海南部分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表》,介绍了11名“状元”的就业情况,如1977年的韦坚现任美国马里兰州大学教授,1981年的张扬现任上海某国际公司法律顾问,1989年的肖灿现供职于海南烟草公司,1993年的李文德现任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部门副经理。当然,也有网民对“北归雁”的“情报”提出质疑,认为有些介绍并不准确。
该期专题迅速引发南海网友热顶,并引发“高考状元不是职场状元”论战,如网友“四季花园”就认为,“(这些状元是)普通白领而已,拔尖的并不多。”而网友“笨笨熊”则表示“我觉得他们挺优秀的了。”还有不少网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如网友“沉迷798”就发帖称,“成功者永远是金字塔尖那很小的一个比例,高考‘状元’也不例外。‘状元’的头衔只能表明他们在一次考试中优秀,并不能证明今后发展一定优秀。因为进了高校、社会的大门后,‘状元’和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临的是全新的竞争平台和标准评判,所以谁将拔得头筹,只能用事实、用能力说话。”该网友认为,过度热炒高考“状元”,无异于捧杀,是对当前应试教育的一种讽刺。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然而,现实中唯分数论英雄大行其道,忽视了学生创造潜能以外的非智力因素,诸如抱负、胸怀、勇气、意志等的培养。于是,高考状元难成职场状元就不再是偶然,也在预料之中。
专题同时推出了一项网络调查。就“你怎样评价这些高考状元”、“你支持大力热捧高考状元吗”、“热炒高考状元的现象为何屡禁不止”进行问卷。截至昨晚7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第一项中选择“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钦佩他们”的占44.1%,选择 “客观地说,学习成绩好并不代表综合素质优秀”的占48.5%,选择“状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占7.4%。在第二项中,选择“支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的占50.7%、选择“反对!会助长教育和社会的浮躁心理”的占49.3%。在第三项中,选择“延续千年的状元情结早已根深蒂固”的占49.3%,选择“涉及方方面面现实利益的驱动”的占50.7%。
对此,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蔡蔚教授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分的“状元”并不一定就高能,一个人要成功,智商、情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缺一不可,与是否“状元”并无太大关系。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