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30日电 题:政治局“年中定调”中国经济:守住底线稳中求进
中新社记者 周锐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面对复杂困难的局面,会议提出“稳定宏观”、“放活微观”、“托底民生”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增强市场对于“守住底线“的信心。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对中国经济的首次“年中定调”。
与此同时,会议并没有对“稳增长”施以浓墨,而是强调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稳中有为。这意味着新一届领导层将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等目标,不再头疼医头、做“刺激—反应”式的决策。
按照过去几年惯例,在中国经济“半年报”公布一周到两周左右的时间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会召开会议,研究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2008年至2012年间,该会议均在7月份召开,具体时间分别是25日、22日、22日、22日和31日。
除了时间上同样偏后,今年会议所面临的环境也和一年前颇为相似。
2012年2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7.6%,近3年来首度跌至8%以下。当年的“年中定调”强调了“忧患意识”,并指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出人意料地再现逐季下行态势。2季度,GDP同比增7.5%,比去年二季度还要低0.1个百分点。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的“年中定调”再度提出“忧患意识”。但和去年明显不同的是,决策层没有把稳增长“突出”处理,而是重点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与此同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要求在今年的“定调”中,也被“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提法所代替。
值得注意的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表述在官方给出的新闻稿件中连续出现了两次。这意味着,在官方近来的宏观调控中已初显端倪的“统筹举措”理念再度得到强化。
中国总理李克强日前指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
有评论认为,李克强的“统筹举措”论,意味着其希望兼顾当前和长远,找准政府定位,认清市场规律,不再做刺激—反应式的决策。
不过,虽然对大规模刺激政策的过高预期会干扰市场判断,“政府放弃干预”所引发的对经济前景的质疑同样会影响市场稳定。
“不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并不是说官方就会毫无作为”,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若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决策层肯定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也表示,不刺激不是基本方针,而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以民生保障为依据,比如出现大规模失业、居民收入快速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等。
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年中定调”着重强化了底线管理。
相比于2012年“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要求,今年的会议明确指出,要“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并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作出部署。
围绕着以“人”为主体的民生,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减轻物价上涨对群众生活影响”、“继续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托底性”要求。
针对微观的市场领域,会议也作出了“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的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进一步清费减负,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等多项“放活性”的部署。
这意味着,在2013年的后半程,中国将继续把稳住宏观、放活微观、托底民生等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应对复杂困难的局面,从而使中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