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好莱坞大剧,也不是追捕亡命通缉犯,全部部署只针对一人:残疾摊贩张海。“战果”是城管部门暂扣了张海两辆板车和水果。整个过程中,张海叼着烟坐在轮椅上,没有反抗,只是始终拒签执法通知书。
“整治我一个小摊贩,需要这样大规模?”张海极力压制着愤怒。有长沙的律师打电话给他,要就城管局的“毒瘤说明”为他免费打官司。有记者约他采访,他不拒绝也不接受,而是派出相熟的摊贩朋友谨慎观察这些“帮助者”,以辨别他们是否别有所图。
“我不相信任何人,任何人都不相信。”他反复说。
交锋
7月13日上午,明晃晃的阳光毫无遮挡地照射在浏阳市北正中路这条南北向的道路上。北边是人来人往的烈士公园和中医院,南边过个路口就是熙熙攘攘的菜市场。
这里是小摊贩们的天堂。5个算命的、2个点痣的、3个回收手机的……地下服装贸易市场门口,一辆板车上码着水蜜桃、青提和红提,大剌剌地停放在人行道上,这个摊点就是张海安身立命所在。
这是执法行动后的第三天,张海重新把水果摊摆在了原地,两名城管队员走过来要求撤摊,他说:“把你们局长叫过来。”两名城管讪讪离开。
“我就是要把城管局局长钓出来,这么多年我已经忍无可忍了。”41岁的张海用力把烟头弹在地上。
第一任 第一次“失信”
张海和城管局的恩怨得从2007年讲起,双方的心理战、拉锯战、烟幕战已进行了六年。
2007年,张海第一次进城“闯荡”。他在解放路集贸市场卖过砧板,也去过残联举办的残疾人招聘会,但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张海从小身患“软骨病”,手脚全部畸形,走路也只能走1公里,招聘的工厂里没有适合他的岗位。
2007年夏天,听说市邮政局对残疾人有优惠政策,张海坐在轮椅上观摩了一家报刊亭十多天,研究学习怎么开个报刊亭,“原来报纸和饮料都是送货上门的,比较适合我。”他观察交通和地形,认为中医院门口这个地址不错。
他向残联和社区提出想法后,得到了肯定和支持,于是去城管局询问。
这是张海接触的第一任城管局领导:书记雷某(音)和局长欧某。这次张海对城管的印象很不错。两名保安把行动不便的他从出租车门一路搀扶到办公室,书记和局长立即表态“一个星期内给你解决”,并嘱咐他行动不便不要亲自来局里,让工作人员上门找他办理手续。
张海大受感动,回来跟社区主任说,这城管局领导真好。
“说一个星期。我眼巴巴等了7个工作日,我想可能是程序太复杂;等了14个工作日,我想可能是书记局长事情多;谁知等了一个多月,还是没人来。”
等不下去的张海,再次花10元钱打的到城管局,被告知领导在开会。张海清楚地记得,自己从上午8点10分等到中午12点35分,局长欧某终于出现了,却告知他中医院门口不能摆报刊亭,因为市容科说不行,不合规矩。
张海想着,既然是制度规定不允许在中医院门口搞,那就算了。他找人借了3万块,自己在中医院马路对面顶了个公交公司的小报刊亭做着小生意。
4个月后,怨恨的种子在张海心中悄悄埋下。一个星期一的凌晨3点左右,一辆叉车拖着一个邮政报刊亭摆放到中医院门口——这是张海曾经想要的位置。第二天一早,张海一开门就看到对面新的报刊亭,打听得知,亭子是时任城管局中队教导员胡舟的亲戚所开,“不准我开,为什么准城管队的亲戚开?”
当天8点,张海找到欧局长质问,局长说,“我现在有事没办法”。张海第一次感到被欺骗。随后,他把自己已没什么利润的报刊亭转让,开始他的摆摊生涯。
“经过这个事,我再也不相信城管,他们说什么我都不信。”张海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