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任 “攻心战”搬出父母
两个多月前,新的城管局局长唐洪胜上任了。这次城管局抛弃了前四任的容忍路线,改走强硬路线,选择“强制执法”的方式解决,于是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新官上任要烧火嘛。”张海嘲讽说。
“强制执法”前,城管局还尝试过“亲情战术”,但遭遇失败。
张海有位兄长在浏阳市某局担任副局长,就在城管局楼上办公。执法前些天,城管局人员噔噔噔跑上楼想找这位副局长去说服他弟弟,副局长表示:“他不听我的,我都拿他没办法。”城管人员只好又灰头土脸下楼来。
兄长那边碰到“软钉子”,城管局转战父母。“7·11”执法当天,城管局通知了张海农村老家七宝山乡,乡政府十多人开车找到张海父母,让父母做张海撤摊的思想工作,当晚,年迈的父亲打电话给张海,电话里哭声不止。“我跟他们说我儿子只是卖几个水果,不偷不抢,他们怎么能这样呢?”张海父亲对记者说。
城管执法前的“亲情战术”让张海极为反感和怨恨,他放弃了一贯的“非暴力不合作方式”,持久的平衡和默契被打破。
张海听到父亲的哭声,心酸气愤得快爆炸了。他选择的对抗策略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二天一早,他一个人找到城管局局长的家里,同样客客气气地跟局长老父母谈。“他们找我爸妈,我就找他爸妈。”
张海的行为在城管局看来是赤裸裸的“威胁”。办公室工作人员愤慨地说:“我们政府去找他父母是政府行为,是做思想工作,他个人找到我们领导家里,这意义能一样吗?”
7月13日,短短几十分钟内,张海三次提到厦门纵火案,“包青天?这世上没有包青天。我本来想走正路,你硬要逼我走厦门那个案例,你说我有多痛苦?谁想这个样子天天被赶来赶去?”
暴力的宣泄欲望已笼罩在张海身上,他打算把城管局局长“钓”出来对付。同时,他也在考虑夺回失去的“舆论阵地”,正在筹备像城管局一样在浏阳论坛上的发帖说明。“你看着我写,我亲自写!”他有股破釜沉舟的悲壮。
可是还没来得及发帖,7月16日上午,张海再次遭遇执法城管。他和妻子合力推着轮椅,奋力撞向了执法城管,两名队员倒地,其中一人因仰面头部着地,现正在医院接受脑震荡观察。张海被带往派出所。
“张海就是个无赖,根源就是他舍不得摆摊的高利润。”城管局愤愤不平。但六年来各种方针路线都试过,城管局貌似已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妥善处理好这个“烫手山芋”了。
分管执法的城管局副局长陈昌清坦言处理中的权衡纠结:“张海确实应该特殊对待,因为他是残疾人;但又不能太特殊,因为残疾人并不止他一个,浏阳还有5000多重症残疾人,只对他特殊,其他残疾人同样要求怎么办?”
尺度的拿捏让城管局头疼。“具体怎么办,我们还要和其他部门再商量。”陈昌清说。
这场恩怨纠葛,似乎将要无休无止地进行下去。
[对话]
城管局长:对张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说起张海问题和城管工作,刚上任两个多月的浏阳市城管局局长唐洪胜长吁短叹,十多分钟内“唉……”了七八次。
“张海是个名人嘞,相关部门出的出钱,出的出力,真的是‘仁至义尽’了。”唐洪胜说。
他表示,尽管张海现在撞了执法队员,但对张海仍只能以教化为主,今后怎么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几个部门至今都还没有商量出解决的有效方案。
唐洪胜称,希望国家对城管部门进行改革。一是执法环境,“我们去依法收缴,围观的都是市民,认为我们在欺负摊贩,有的摊贩被收了东西就上网发帖混淆视听。其实我们也是在依法办事,为大众创造更好的城市环境,有些摊贩其实比我们工资都高很多。”
二是执法措施,“城管执法措施是比较人性化的,以说服教育为主,执法毕竟少,就算执法也只能‘暂扣’或罚两三百块钱,碰上‘钉子户’就没办法了。执法措施不够硬,往往达不到目的。”
浏阳城管:城管执法的三种模式
张继龙(浏阳市城管局办公室主任):城管如何执法,各地都在探索。一种是广州模式,我们戏称为“鹰派”,城管配备防暴服、盾牌,“武装到牙齿”;二是武汉模式,柔性执法,比如送花给摊贩、眼神执法、卧底执法;三是目前比较主流的“北京模式”,较为理性、中性。北京是第一个组建城管综合执法部门的城市,我们现在都在向“北京模式”看齐。
浏阳残联:不可能为某个特定残疾人安排工作
罗人歌(浏阳市残联副理事长):对残疾人就业,我们鼓励企业安排工作,但不会对某一个人量身定做,保证特定某个人就业这是不现实的。保障残疾人一是有政策要求3人以上团体、机关、企业按照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否则缴纳残疾人保障金;二是鼓励自主创业,比如去年浏阳给残疾人创业提供3万元以内7%的利息补贴;三是福利企业残疾人就业,浏阳现在有800名左右残疾员工;四是针对农村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
相关链接:
海口城管被摊贩打不还手 被打队员称是常事不算打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