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康路上的领跑者
--村支书余留芬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路径探寻
乌蒙群山深壑间的盘县淤泥乡岩博村,是个有着315户965人的彝族聚居村。12年前,这里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1/3人口没有越过温饱线。12年后的今天,养殖、酿造、加工、运输等特色产业风生水起,让这个昔日集体资产空壳村成了坐拥1600万元的富裕村,人均年收入也跃至8600元(为全省平均水平近一倍)。村民住小洋楼,开轿车、摩托车,家家户户靠产业发家致富。是什么促成了岩博的惊人巨变?村民说,是因为他们有位千金不换的好支书,是因为他们有个能人聚集的好党支部,是因为全村有一群承载共富梦想的好产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最近到这个山村调研考察,高度评价岩博之变。说:“好干部、能人,就是最大的生产力!”
错愕、惊讶,而后是翘指、赞叹,几乎是每个第一次踏进岩博村的人,必然会产生的一组关联表情。青瓦白墙水泥道,绿树红花掩亭楼,这种海市蜃楼般的景象呈现,使人仿佛来到梦境中的桃花源。的确很难让人相信自己来到了贵州大山深处的僻远山村。
从省城贵阳到盘县淤泥乡,280公里;从淤泥乡到岩博村,还有5公里盘山路要走。换一个最近的城镇参照坐标,岩博村离盘县县城,也有98公里。资料显示,全村315户人家从八担山海拔1300米的山腰开始,星星点点散住到海拔2300米的山顶,短短几公里路,落差上千米,真是名副其实的“山高沟深”、“闭塞偏远”。
正是在这个依常规来看已经缺乏基本发展要素的地方,一个村支书、一个党支部,带着900多口村民,不等不靠拼搏12年,活生生地向世人呈现出了一个率先实现同步小康的新农村。
8月14日至15日,记者一行走近余留芬,走进这个传奇的乌蒙村庄。
其人其言——“不惜命”的女人“不认穷”的村
一袭都市职业装,齐耳短发,略微着了点妆,目光中透着睿智与坚毅,眼前的余留芬除了略显疲惫,不太让人看得出是一位深居山中的农村妇女。当了12年岩博掌家人,她在村民眼里,不折不扣是个“不惜命”的女人:不知疲倦的步履、层出不穷的点子、永不满足的追求。
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穷苦困顿的岩博村交到了她这个时年32岁的外乡女人手上。2001年,外嫁进村的余留芬走马上任,出任村支书。
放弃自己原本经营得不错的超市生意、毅然回村来拿每个月65元“工资”的余留芬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看着交到自己手上的“家底”,余留芬还是结结实实大吃了一惊:村集体账面上不但分文没有留存,还欠着几万元钱外债;全村人均年收入还不足800元,不通路、不通电、不通自来水,绝大部分村民住在茅草房、土坯房里。一个最为揪心的例证是,彝族聚居的村寨在一年一度祭山大会时,竟然买不起一只羊和两只鸡。
“刚开始时,心里也慌得不行。”余留芬并不避讳当年的压力和彷徨。儿媳妇舒婷悄悄告诉记者,婆婆是个心里“挂不住事”的人,担任村支书头几年,失眠很严重,整夜整夜睡不着。
可余留芬又是个刚性的女人。她说:“这个村支书我不当则罢,要当就当好,绝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难道我们就祖祖辈辈穷下去吗?大家盼着我怎么带着‘拔穷根’。累了想甩手时,我就自己给自己鼓劲,大家信任我,我就得为大家负责啊,事情做一半就放着,这不是不负责任嘛!”
穷根怎么拔?余留芬幂思苦索。连日地走组串户,看了又想,想完再看,余留芬找到了“谱”:穷的根源在于偏远闭塞,是大山阻碍了致富,是大山阻滞了见识——要想富,先修路。
上任后第7天,余留芬带着村民们手拿锄头撮箕,挖下了通村路的第一锄。“当时余支书和我们说,就算是用双手刨,我们也要把这条路刨出来。”说起当年的场景,村民袁慧英至今记忆犹新。
余留芬身兼数职:既是指挥长,也是修路工,白天起早贪黑泡在工地上,晚上还得想办法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四处筹钱。当时村里一分钱没有,但征地要补偿,当路的房屋要搬开,工具材料要钱买。没辙了的余留芬只能拿出自己过去做生意积攒的4万元钱,再个人贷款2万元,工地没有因为资金短“歇下来”。
思想和体力的双重压力,余留芬也有吃不消的时候。“有一次在工地上,文书打了个电话来,就在通电话的过程中,余支书突然昏迷倒在地10多分钟,差点没‘回来’。”与余留芬已经共事了10年的副支书肖直顺说起往事,还很激动。
就在修路进入最紧要关头时,在一次险坡施工时,余留芬不慎摔下山崖,腰椎粉碎性骨折。医生千万叮嘱,一定要静养至少60天,否则会有危险。余留芬住到第38天时,稍微能动弹点儿,就悄悄“逃出”医院,回到工地上。做不了体力活儿,余留芬就负责挨家挨户的动员,没日没夜的开会搞协调,在回来后的第10天,加重的伤势使她再次晕倒在了现场,不得不再次入院治疗。
就这样,历时3个月,全村自主投工投劳投钱的一条3公里长、4米宽的通村公路终于打通,全村人激动得相拥而泣。在随后的几年里,余留芬继续带领村民,一条一条地修,截至目前,已贯通了7条通村通组路,总里程达到了28.5公里,彻底让这个彝族村寨告别了肩挑背驮的历史。
发展“命脉”打通了,但岩博村穷根还未除,如何发展致富,余留芬日思夜想,终于抓住了“点子”。
2002年,原本属于村集体资产的占地1480亩的岩博林场,因为外地承包人期间管理不善,偷盗严重,开出17万元的价码,急于转手。岩博村周边有大小20余个煤矿,常年需要大量木材用于矿井建设。能否以村集体的名义趁机把林场“赎回来”?曾经做过生意的余留芬敏锐地“嗅到”其中的商机。
余留芬和村干部、村民商量,虽然大家都想“赚钱”,但又担心买卖不划算,打起了“退堂鼓”。“赞成的很多,但是真正要凑钱时个个都不说话了,穷怕了。”肖直顺回忆说。
一来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二来也想用事实让村民们放心,余留芬干脆组织村干部去山头上数树子,还要求大伙儿不数小树子,照着已经长成才的大树数。为了怕转卖方“醒水”,余留芬们选择深夜悄悄进行,摸黑打着手电筒上山。只数了1/3的林场面积,就发现至少有5万棵树,按照当年的市场价,这个数字的价值就已经超过了17万元,大家松了口气,一致认为“赎回”林场有钱可赚。
“觉得归觉得,一来村民当时确实没多少积蓄,二来还是怕亏,总之村委会没有在村里筹到一分钱。”肖直顺现在说起都有些脸红。
煮熟的鸭子总不能让它飞了!余留芬想方设法借到11万元,后又以个人名义贷款6万元,终于凑足17万元预付金。“赚了是村里的,亏了是我个人的。”余留芬破釜沉舟。
赎回林场后,余留芬无数次辗转于县乡林业部门和煤矿之间,办间伐许可证,联系木材用户。就在赎回当年,通过间伐林木,余留芬就还清了借款,还盈利几十万元。余留芬的首次出手就大获全胜。
有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余留芬又将目光瞄准到了更大范围的村属产业结构调整上。
因为此前交通闭塞,加上地貌高陡,岩博村群众除了种点儿苦荞玉米,就是去山下附近的煤矿当当挖煤临时工,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要找到快速致富的产业,不出点儿奇招不行。
当时,岩博村周边有20余个小煤矿,大量煤矸石废弃堆场,无人问津,而周边煤矿正在进行扩能技改,修建厂房设施,附近又没有制砖厂,看着进进出出拉砖的货车,余留芬灵机一动:能不能用煤矸石来制砖,然后返销到煤厂和邻村,用于当时正方兴未艾的厂房和民房建设?
这个大胆的设想很快就得到村民的支持,同时因为还能整治环境问题,也得到了县里主管部门的首肯。2002年,拿着村里经营林场赚来的30万元,再吸收村民入股的26万元,总投资56万元的村办企业煤矸石砖厂很快应声落地。
由于准确契合了市场盲点,砖厂一开张就显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翻开当年的财务记录:建成当年就销售砖600多万块,实现产值100多万元。
三桩事情办下来,余留芬精准的眼光和过人的能力一下子让村民信服,为全村产业结构向纵深推进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而余留芬对于村民疾苦发至内心的关切和照顾,也让村民都把她当成了“自家人”。
说起余支书的好,村民肖海龙给记者说起了两个事情。2011年,村里有位村民得了胃癌,她自己驾车7个小时,把病人转院送到昆明,因为转院办理超期,她到处“走后门”,手机里面的熟人一个一个找,终于解决了医疗保险问题,节省了好几万元。还有一次,2008年大凝冻,住在山顶的一户村民有头猪冻死了,她爬上山去,陪着他们哭了个稀里哗啦。
今年8月15日一大早,余留芬背着一个奶娃娃在村委会门前的空地上轻摇,记者一问,才知道是村妇女主任的孩子,因为生病在输液,余留芬又当上了临时保姆。而类似的事情,在余留芬生活中是常态。
“余支书是个有良心的人,从不欺贫爱富,对谁都像亲人,大家都叫她‘小奶奶’。”在村里当文书的肖玉龙说。
过人的能力和心系全村的付出,周边的老百姓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余留芬连续当选十七届、十八届全国党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农民女状元和贵州省劳动模范。
其行其智——“共富裕”的设计“滚雪球”的路
在“共同富裕”的产业发展模式下,12年间岩博村集体经济资产滚雪球般达到1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升到8600元,10年净增10倍。“我的理想是,到2020年,岩博村总产值会达到20个亿,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8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余留芬自信地说。
对于盼富心切的村民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林场经营和煤矸石砖厂两次成功尝试后,余留芬和她带领的岩博村,开始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做文章,并慢慢总结提炼出了一条真正体现共同富裕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
2004年,敏锐的余留芬看上了当地彝族特产小锅酒。还是村里挑大头,村民入股份,又一个集体企业“小锅酒厂”架炉开酿。为了增加附加值,余留芬一改此前散装销售的做法,设计包装,申请专利,一时声名鹊起,效益倍增。
2008年前后,余留芬先后到福建、陕西、云南等地考察,尤其是2009年华西村之行,村集体经济滚雪球的发展模式,让她大为震撼。如何让钱生出产业,产业又生出钱,成了余留芬天天琢磨的问题。要在兼顾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创新村办企业,吸引村民入股,壮大集体经济,余留芬定下了新方向。
2008年,岩博村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家村属现代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破壳,采取村集体占大股、村民认小股的方式,“架起势”发展养殖业、大棚蔬菜、经果林等。
一连串的成功,让过去曾持观望态度的村民,纷纷入股加入合作社。“当时共吸引50户村民入股,投资2000多万元。合作社共分成7股,其中1股为村集体的,另外6股为村民大户代表。”肖直顺介绍说。之所以这样设计,是考虑到所有村民的利益,就算一分钱也投不出的村民,也能通过集体股,获得可观的收益。
肖海龙曾经是村里最为贫困的村民之一。余留芬了解到肖海龙有养殖经验,就耐心劝导其入股,带头做表率,支持产业发展。“当时入股还是有信心,因为觉得只要是余支书带头的,就一定能成功。”于是,肖海龙很快贷款入了股。接着村民赵广赞、袁慧英等村民也纷纷入股。
“入股两年,我就用分红的钱买了轿车,现在已拥有了5台车。”肖海龙喜形于色。
捧着刚刚产下的绿壳鸡蛋,余留芬也是满眼笑意:目前合作社存栏绿壳蛋鸡5万只、野鸡1万只,年产值8000余万元,年利润300万元,50个村民成为了固定工人,人均年收入12000元。
公私兼顾、入股分红的产业发展新模式迸发出惊人的适应性,并成为此后每一次企业组建的复制样板。结果是村集体经济滚雪球般增长,每年创造产值超过千万元,给全村带来数百万元的纯收入。
2012年,羽翼渐丰的岩博村办产业,斥资数千万元开始全线扩产:合作社开始对养殖场进行了大规模改现代化扩建,注册成立岩博酒业公司,异地兴建5000吨级现代化酿酒厂,煤矸石砖厂技改也同步展开。
在已经建成的蛋鸡养殖大棚前的办公楼里,记者通过闭路电视看到,偌大的养殖层架里,蛋鸡正欢快地吃食。
技术人员介绍说,人是不能随便进去的,添食、加水、温控、湿度、防疫等,全部自动化控制,现代气息扑面而来。
而在离村委办公楼不远的地方,占地近20亩的酒业公司厂房正在紧张施工,建筑基脚大体规模初具。
采访现场,正好碰上省、市、县质监部门赶来调研,帮助村里对小锅酒的产品定位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作办理生产许可证的前期准备。
“酒厂、养殖场、砖厂和火腿加工厂全面建成达产后,村属企业的年总产值会达到20个亿,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8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会超过3万元。”余留芬信心很足。
和余留芬一样信心十足的还有全村的群众:“余支书做事情,从来不盲目,不但项目看得准,还很新潮,引来了村里外出打工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我们都信她。”听说村里要扩建酒厂养殖场,村民都纷纷争做股东,短短几个月,村民争抢入股资金达800多万元。
“入股方式还是‘1+6’模式,村集体占大头,全村2/3的人家入了股。”已经是酒业公司副总的肖海龙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为大家都把企业当成了自己家的事情,所以扩建工程在征地、选址、补偿价格等问题上,没有一个村民提出任何异议。
对近年来岩博村产业发展稍作梳理就会发现,岩博村的产业勃兴几乎年年都有惊喜:
2004年,岩博村小锅酒厂建成投产,设计了包装,申请了专利,成为远近闻名的“小茅台”。2005年至2007年,发展起大棚蔬菜、经果林和养殖业。2008年至2009年,以野猪、绿壳蛋鸡、孔雀为主要品种的特色养殖场建成。2010年,借助网络技术,成功将绿壳鸡蛋、小锅酒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中国农业网、贵州农经网卖进了全国超市。2011年,投资370万元,建起培训山庄涉足乡村旅游,每年接待3万余人,集体纯利20余万元。2012年,利用“盘县火腿”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契机,投入100余万元建成火腿加工厂。成立岩博村特色养殖合作社,扩建特色养殖场。注册岩博酒业公司,异地扩建5000吨级现代化小锅酒厂……
12年里,余留芬每一次出手,要么依托既有资源,要么契合市场急需,着法“稳准狠”。而且无论是不是余留芬自己筹钱开办的企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姓“集”不姓“余”。
“她看问题作判断都很准,上的项目都很符合市场的需要,胆大心细,敢想敢干。”说起余留芬,搭档了10年的村支部副支书肖直顺心服口服。
产业兴盛成为12年间岩博巨变的强大基石,岩博村成为全国“先进村”、“文明村”、“示范村”。
而这样超卓的成绩,在余留芬谋划的“富民梦”中,仅仅只是个起步。
“共谋发展、共建小康、共享幸福”。岩博村委门口写着的几个大红标语,在记者看来,正好生动诠释了余留芬心中同步小康的梦想,以及岩博村产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其效其果——“带能人”的能人“小康梦”的样板
水、路、房和产业结构调整,岩博村同步实现小康的4重呈现样样清晰。12年拼搏,岩博村道路宽阔,森林覆盖率高达71%,幢幢白墙青瓦的农家别墅点缀其间,曾经的野荞地里,村委会、社区服务站、篮球场、卫生室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液晶电视、苹果手机、抽水马桶,同步小康不落下一寨一户一人。“路子是村支两委这个团队谋出来的,成绩是全村人拼出来的。”余留芬很反感将岩博村的变化说成是她一个人的功劳。
虽然所有人都将岩博村巨变的头功记到了余留芬头上,但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她都很不乐意这样。在她看来,路子是村支两委这个团队谋出来的,成绩是全村人拼出来的。
“一个人再厉害,没有班子和村民的理解支持,也是‘废’的。你说是不是?”余留芬反问记者。
村民打心眼里支持余留芬,并不仅仅因为她能给村里不断带来财富。
余留芬身后除了打心眼里喜欢她、支持她、跟随她的村民外,还有一个配合默契、各有能耐的团队:副支书肖直顺,有魄力,敢拍板。村委会主任王长才,任劳任怨,踏实认真,安排好的事情交给他落实,一百个放心。80后村文书肖玉龙,大学毕业生,视野开阔,脑筋活络,是个“万金油”,哪里需要补哪里。
在这个核心团队外,还有一个外围团队,核心团队负责决策和管理,外围团队负责技术,面对本村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尤其是养殖这块,余留芬还从外面大量引进技术人员到村里。
“这些人,都是余支书上任后一个一个去家里请出来的,大家认定了她是真干事、能干事,否则每月50元的工资还不如出去打工呢。想到余支书为大家牺牲的更多,我们花点时间就不算什么了!”村主任王长才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27岁的肖玉龙大学毕业后,6年里一直在广东、浙江等地的眼镜企业打工,工资高待遇好。在得知他2011年回村来过春节时,余留芬带着村支两委的人多次去家中“拜访请贤”,希望他留下来一起干。余留芬们的真诚挽留和村里这些年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这个80后的年轻人毅然放弃了走得很好的事业,巴心巴肝地在村里当起了文书。
在人们印象中,能人往往与作风强悍划等号。而余留芬在众人的眼里,她是一个很能“听得进意见和建议”的人。肖直顺举了一个例子:最近村里要发展酒业,拟在洗羊塘处修建水库。当初大家提出想法后,余支书觉得修水库资金需要量大,不如先修一个水塘就行了。肖直顺他们几人认为她太保守,事情就搁下了。但是他们几个不放弃,在洗羊塘找到一个很大的水源,加上去别的酒厂考察后,余留芬接受了大家的建议。现在水库项目已经初步立项,拟定建成小二型水库,建成后,附近洗煤厂的用水问题也可以解决。
正是村里公认的“能人”纷纷在余留芬身边聚合,形成了能团拢群众、带领群众的“富民型”团队。也正是这个团队,慢慢总结提炼出了“以科技为先导,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思路,为岩博村的经济发展定下了主基调。
在村委会的荣誉墙上,记者看到了40多面全国、全省表彰的奖状和锦旗,从一个侧面记录了这个团队的成长。
致富难,全村人齐刷刷地致富更难。盖楼易,形成文明品质的生活素养不易。让人欣喜的是,岩博村都做到了或者正在向目标靠近。
今年8月14日,我们与村民的采访约谈会场就设在村委会门前的绿荫下,不一会儿,从各个方向而来的小汽车渐次泊好,从轿车里下来的男女老幼衣着整洁、得体,神采奕奕,与城里人的装扮无二。最后发言的肖海龙是个有心人:我看了小康指标,人均3000美元的GDP,人均8000元的纯收入,人均3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这几项岩博村都达到了,而且是家家户户都达到了。
怕记者不信,村民们带着我们,沿着林间的水泥路攀上岩博村山顶的构克彝族古寨,只见一栋栋漂亮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小车、摩托车“呼呼”驶过,老人悠闲地在干净的硬化路边大树下乘凉。
陪同的肖玉龙告诉记者,全村315户人家,几乎已经户均一台车。
这与6年前记者第一次夜访构克寨的景象有着天渊之别。那时,从斩龙山脚的村委会所在地通往山顶构克寨的4公里马车路刚刚挖宽通汽车,路边的包谷林长得七零八落,寨中的小路无法下脚,鞋子沾满了稀泥和牛粪,60瓦的电灯在低矮的土墙房里显得很浑浊。
记者问起上次采访曾到过的王长才家。这时,几个村民跟了过来,一个穿着T恤衫的高个子有意考考记者:“你先在寨中转转,看能不能找到他家。”
构克寨有60余家,走在宽阔干净的串户路上,一个个白墙蓝瓦的小院,挑檐雕窗,绿树葱茏,藤瓜满墙,花果飘香,走完全寨记者还是没能找到王长才家。
“还是我给你领路吧!”大个子带着记者来到一个三合院,两层的新楼房铺了地砖,刷得粉白,客厅里两排沙发干干净净,正中一台大彩电,打扮时髦的小儿媳专心地看电视剧。原来大个子正是主人王长才。“这是我前年花20多万建的新房子,老房在这里。”王长才跨出大门指着右边的一层小平房,平房顶上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下很耀眼。
6年前,老王一家和乡亲们就是在小平房里,看着出席党的十七大的余大姐把他们的心声带到北京。
“你家钱从哪里来的?”记者记得当时构克寨的村民主要种植土豆、包谷、荞麦、小米,但交通不便,多留下自用,卖出的并不多,养的猪主要是杀来过年。
“儿子在村里的大沙地煤矿上班一个月四五千,我养猪羊一年收入两三万……”女主人孔兆琴抢过话头。
“你呀没说到点子上。这些变化全靠并村后,余大姐带领大伙闯出来的。”已是村主任的王长才打心眼里佩服的还是余留芬。
山顶上的构克寨等3个组原本叫龙山村,2005年,才与岩博村合并。当时,山上山下的人多有顾虑:山下的多是汉族,经济基础好,怕山上的拖后腿;山上的3个组110多户全是彝族,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贫困户多,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担心山下的人看不起。那时,紧邻的两村没有一户通婚,来往也很少。
“住在一座山,便是一家人。”余留芬在各种场合表态:山脚的要帮助山顶的,争取的国家项目主要向山顶的彝胞兄弟倾斜,确保汉彝同胞同奔小康。
并村不到一个月,余留芬便联系供电部门在山顶安装变压器,山上农户加工粮食不再人背马驮到山脚,仅此每年就可为110多户节约10万元。
为修通上山的路,余留芬私人垫资租挖机打通了通向斩龙山顶3个组的公路。去年,又争取交通部门和一事一议等项目支持,全部硬化了村组道路和连户便道。商贩上门收购包谷、土豆,每公斤农户净多赚6角钱,还节约了大量时间。
村里争取到的全村63户种草养羊项目,也全部扶持给了山上的农户。沙乔云家年出栏30只羊,一家3口人均收入近两万元。去年,山上的人家户均出栏两头猪、4只羊。甚至国家发放的农村低保补助金,山上也占60%。
余留芬出面联系村里的两家煤矿,共吸纳山上的70多个彝家年轻人打工,人均月收入4000元。彝族小伙王林在大沙地煤矿上班,年收入6万元,一家人过上了富裕日子,修起了小洋楼。
以前,山顶的人家难找山下的媳妇,原来是因为土墙房子在作怪。几年来,农村危房改造、“四在农家”等项目主要在山上的3个组实施,80%的土墙房变成了白墙挑檐的新民居。
真心实意的关怀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彝家姑娘戴着金项链、穿着高跟鞋嫁到山脚。汉家姑娘开着汽车跟着彝族小伙上了山。火把节,山下的亲家上山共欢。月半,山顶的亲家则下山共饮。汉彝同胞好不亲热!
“横向比,山脚的一、二、三组目前比我们好。但纵向比,这几年的变化,山顶的四、五、六组还大些。”王长才认为主要是村里有个能干的村支书余留芬带着大家实打实的干,才有今天的巨变。6年间,山顶3个组人均年收入已从不足2000元到超过8000元。
“嗨!你们不要以为余支书有了山上的亲戚就忘了山下的本家哟。”听到彝胞夸她的“小奶奶”,二组的小媳妇袁会英坐不住了。
2009年8月19日,余留芬私人借给她两万元,租用村里的废弃酒厂养了第一批1000只肉鸡。
2010年6月8日,余留芬帮助她成立兴农养殖合作社,协调妇女小额贷款4万元扩大养殖规模。
2011年2月28日,因闹鸡霍乱,小袁的1万只鸡死得精光。余留芬立即赶到现场查看,并安慰她,向国家争取2万元补助,叫她卖掉煤车。一个月后,5000只鸡又入栏了。如今,小袁存栏肉鸡两万只,今年已出栏5批,收入20多万元,还吸纳3人就业,带动3户规模养鸡。
从2000元起家到身家超百万,4年间,余留芬对她家的点点滴滴,袁会英记得清清楚楚。
“我儿子赵辉外出打工挣不到钱,余支书叫他学厨艺,现在岩博山庄当厨师,月工资4300元。帮我老公联系到煤厂上班,月工资5000多。我烤酒,余留芬安排儿媳帮我联系销路,一年收入10万元。”颈戴金项链、脚穿高跟鞋、身着紧身裤的肖大树完全不像50岁的农村大妈。
“听她们一个个地讲与余支书的感情,恐怕三天三夜都听不完。你们多进几个寨子看看,就明白同步小康路上她不会落下一寨一户一人。”帅小伙肖海龙开着自家的轿车带着记者到处转,听说余留芬对他家的帮助是全村最多最大的,称得上救命恩人。
山脚下的3个寨子,酒香扑鼻。户户住的乡村别墅,门庭敞亮,树绿花香。广场、公厕干干净净,老幼共享天伦之乐。
村委会前高高伫立的村务公开栏上,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项目字色很新,显然写上去不久。有几组数据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村里为60周岁以上老人按月确保养老金;全村二女户的合作医疗费村里代缴;年内全村要完成“四在农家”创建,除了上级补助外,村里还每户补助2000元;计划年内投资89万元,硬化最后的几段通组路,增加公厕密度和现代化垃圾池。而已经安装了180盏的太阳能路灯,马上就将再安180盏,让全村的道路全都光亮起来。
日新月异岩博村
村民车明菊每次遇到余留芬都会竖起大拇指。
余留芬向省质检局领导介绍小锅酒生产情况。
团结务实奋进的岩博村村支“两委”。
养殖场职工在包装绿壳鸡蛋。
村民周淑芬在自家小洋楼前喜笑颜开。
余留芬和养殖场员工探讨养殖技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